第281章 灭亡原因(1/3)
一个王朝因为什么而亡?
中国历史上汉人建立的王朝,秦、汉、隋、唐、宋、明,都有一个特点一开始都是二级政府,而且坚决不愿设立面积较大或者权力统一的省级政府,但是后来因为省一级政府力量太小,地方动荡无法平定,只好下放权力,让省一级政区扩大,集权,以便有能力镇压起义,结果变成三级政府。
然而地方每一次权力太大,总会导致分裂局面出现,新的王朝接受前代的教训,再一次强干弱枝。因此汉人王朝的地方政府设计,就是在二级三级间不停地循环。
只有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即元和清,不存在这种周期性循环。因为他们不担心省级长官和地方势力结合。这是第一个规律。
第二个规律,也是这个大规律下面的第一个小规律,就是省一级政府集权和分权的循环。历代王朝建立之初,通常会将地方官的权力一分为三或一分为四,比如秦汉郡一级的政权就是三权分立。
好处是地方官相互牵制,无法对抗中央,然而坏处是地方政府力量很弱。所以东汉本来地方分权,黄巾起义爆发后,不得不让州牧集权。
结果一集权,就造成割据势力,新王朝不得不再度分权。
到了宋代,分权达到极致,四权分立,结果地方上没能力抵抗外族入侵,到了元代,再度集权。就这样,在分权、集权中不断循环。
第三个规律,是朝廷总不放心地方官,喜欢派出流动的巡视组来巡视地方,然而时间长了,这些巡视员权力越来越大,就演变成固定的地方官,然后朝廷再一次不放心,再派新的中央巡视组。所以,中国历史上地方省一级官员的名字听起来都不像常设官员,都有个动词,都像是在运动中,比如刺史、行省、巡抚。
汉代刺史的“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刺探的意思,检核问事的意思。所以这个官职本意是临时派出,相当于中央巡视组。结果到了汉末,刺史之权渐重,终于演变为州牧。
唐朝300多个州,管不过来,中央于是分设诸道,在道中设诸采访使,这也是一个动态的名字,目的是分巡各州,只是起监察性的作用,帮着中央看住地方官。
但是后来又都变成了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
元代各行高官官叫“行中书省事”,本来是作为战时中央代表,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来变成了固定的地方官。
明代后来不得不设置巡抚,来统合地方力量。一开始,这个巡抚也是如同汉代的刺史和唐代的诸道的采访使一样,是流动的,相当于巡视员,“巡抚”全称是“巡抚xx地方都察院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就是代皇帝巡行地方的巡视组长的意思。然而到了明末,巡行渐渐变为常设,清代就直接把巡抚变成了一省的主官,明代设的布政使、按察使到了清代成了巡抚的副官。所以中国历史政区的演变,后面体现的是皇帝对于地方官的猜疑和不信任,秦晖先生说,这也是“儒表法里”治理原则的一个体现。
皇权本来就容易崩溃,因为你要依赖别人来治理,必然要放权,但是又不能过分放权。官员如果有封国,必然考虑长远利益,不会鱼肉百姓,但是这天下是你皇家的,我还不捞一把就走?
再加上天灾的影响。
气温下降,气温下降了,意味着什么,只是人类的活动频率减少这么简单吗,往往伴随了很多别的东西,比如说天旱,河里都没什么水了,如果你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国家,如果说气温条件不好,那庄稼又怎么可能长的好,农耕文明又耕什么,粮食又从哪里来,民以食为天,那就是跟天作对了,那一个王朝就可能难以存在了。
存在着巨大的气候变化,黄河都干了,一个农耕国家的庄稼怎么能长的好,没有了粮食吃,老百姓就不认账,就要揭竿而起,起义。很容易星星之火形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