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有恃无恐(求订阅)(1/4)
早上7点半,“总行”营业厅准时开门。
基金会名不正言不顺,其它方面不搞好点怎么行?
邮政储蓄和信用社8点开门,比他们提前半个小时,但给群众节约的时间可不止半个小时。
良庄离县城太远,邮政储蓄和信用社的押款车正常情况下8点45,有时候会拖到9点之后才能到。而且邮政储蓄只有两个窗口,信用社四个窗口,窗口少营业员同样少,又没保安维持秩序,存款都要等大半天,取款等着吧。
基金会上班时间早,有自己的金库和押款车。
7点半之前,丁湖、李庄、永阳和工业园区四个营业厅的现金全能送到,“总行”八个窗口,“分行”四个窗口,群众不用等多长时间,把孩子送到学校过来存款取款,要么先取款再去医院看病或去办其它事,一点不带耽误的。
值得一提的是,邮政储蓄和信用社都没取款机。
基金会跟其它银行不联网,办理基金会的储蓄卡似乎不太方便,但经常外出的人终究是少数,良庄丁湖李庄永阳的干部教师、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大多在良庄上高中的其它乡镇学生感觉办张卡挺方便,什么时候都能取到钱。
总之,在良庄“金融界”,基金会这个“李鬼”被“李逵”更像“李逵”。
电动卷闸门升起,前来存款取款的居民涌进大厅,在执勤保安提醒下开始排队。
有银行卡的建议他们用取款机,准备存款的可以先填单子。有十几位镇上的老头老太太不是来办理业务的,昨晚新闻里说人行调整基准利率,早早过来打听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存款。
大厅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窗口里各种单据摆整整齐齐,三男五女、八个营业员按规定着装,面带笑容,开口就是“您好”,服务态度无可挑剔。
李晓蕾今天换上一件“制式”黑色呢大衣,脖子里跟女营业员一样系着蓝白相间的丝巾,胸前别着象征身份的“001”工号,显得英姿飒爽。
“李行长,卢书记是去南港过年,还是去部队过年?”
“去部队了,芦荟和楚团长回来接的。”
“他小学毕业,没什么文化,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倒是一个比一个有文化。他家我最佩服他儿媳妇,跟你一样没架子,总是笑眯眯的。去年我家老吴去南港开刀,她一手帮我安排,不该做的检查不做,不该用的药不用,主刀医生、麻醉师全没要红包,连顿饭都没请,一反一正省多少钱。”
良庄就这么大,镇区更小。
且不说基金会董事长这样的“大人物”,且不说“李行长”的爱人是良庄臭名昭著、尽人皆知的“韩打击”,就良中良小刚分来的教师镇上人都没有不认识的。
李晓蕾叫不出他们名字,只是觉得眼熟,笑盈盈说“赵主任人确实好,不光对自己人好,对不认识的病人也好。每次去门诊值班,她的专家号一会儿就被抢完。见好多专门找她看病的人挂不上号,她午饭都顾不上吃,经常接诊到下午三四点。”
“外科主任,外科一把刀,找她的人肯定多!”
一个退休干部挤过来问“李行长,韩特派在市公安局负责什么工作?”
“在市局刑警支队,主要负责技术。迟站长,别站着,过来坐。”
这一位认识,老良庄水利站站长,基金会股东。
家里没地,退休没事干,整天在镇上转悠,先去菜场买菜,然后来营业厅看报纸,看完报纸去斜对过的“思岗县第二人民医院”量血压,完了哪里热闹往哪儿凑,镇上包括工业园区大事小事没他不知道的。
老卢的铁杆部下,必须以礼相待。
李晓蕾陪他一起在沙发上坐下,饶有兴趣看看买了些什么菜,打听打听价格。几个老太太围上来,七嘴八舌聊起柴米油盐酱醋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