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宋氏九年,六月生的。(3/5)
了许多了。她先是有些害羞的低头看了看手指,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抬头打了声招呼“你好,我叫刘沁婉,你可以叫我小婉。今年十四岁。”
“你和我同岁哦,我叫陈亿芗,你叫我亿芗就可以。你是几月生的?”我看着她,她的皮肤白白的,脸也是秀气的鹅蛋脸,脸颊因为害羞泛着红,看上去还挺漂亮的。
“宋氏九年,六月生的。”
“那我比你大一些,我二月生的。”
“好了,你们俩这就算相识了,也算是有缘,以后去了中城可以相互多帮帮忙,一起好好学刺绣。”姨母笑着说道。
一路上,马车行驶在石头子的土路上。路途颠簸,我与姨母、小婉三人都显得很沉默。
“你喜欢刺绣吗?”我这个耐不住寂寞的人,终于主动问起坐在身边的小婉。
小婉一直低着头,听见我突然问话,小声地答道“我,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见过一些绣花的手帕,很漂亮。”
“那你去过中城吗?”
“没有。”
“你害怕吗?”
小婉眼睛垂了下来,说道“我没去过,所以有些害怕。”
我见她这温婉可怜的样子,内心燃起一种姐姐的保护欲,便说道“你别怕,我也没去过,不过我不怕。以后我们相互照顾,不用担心的。我听说,中城很大,街市很多,一定有很多好吃的,到时候你就会喜欢上那里了。”
小婉笑了一下,点了点头。我转头看了看姨母,早已睡着了。
四日后,我们终于到了中城。姨母说,中城之所以被称为中城,就是因为地处原国的中心。虽不是原国都城,却是一个知名的商业大城。这中城果然是明疆比不过的,我和小婉坐在马车上看着路边热闹的集市,叫卖的小商贩大声地推销着各种糕点果蔬。路上的行人很多,男女老少的几乎塞满了整个道路。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漏过了一点新奇的玩艺儿。我看得出,小婉也是好奇的,不过比起我这副兴致勃勃的样子,还是收敛安静许多。
马车在中城里又行了半个时辰的样子,停在了一户庭院外。姨母下了车,与站在庭院门口的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寒暄了几句,就掀开了马车帘子,让我和小婉下车。
“来,亿芗和沁婉,这位是徐姑姑,以后就是在绣坊教你们的师傅了。徐姑姑是绣坊资历较长的管事姑姑了,和我相识多年了,会好好待你们的,你们以后也要听徐姑姑的话。”
“徐姑姑好。”我和小婉一同说道。
这徐姑姑虽然上了点年纪,但眉宇间有着一种端庄气质。穿着一身灰蓝色的裙子,领子和袖口上绣了浅蓝色的花纹,简单却很精致。
“好,好。你们两个都乖巧的很,年纪小小就离开了家,以后有什么不习惯,就告诉徐姑姑,徐姑姑会照顾你们的。”
姨母将我们的行囊从马车上取下,交到我们手里。“好了,姨母就送你们到这了,你们两个跟徐姑姑进去吧。姨母也要回去了。”
“谢谢姨母。”
徐姑姑转身走入庭院,我和小婉跟着她。我抬头看见这大门上有个匾额,写着“上官绣坊”四个大字。走过大门不久,就看到一个四方的大院子,院子三面各有一间大房间,开着的门里摆满了一排排的架子,隐约也看到一些女子坐在里面,手里拿着针线,在绣着些什么。院子中央有颗大大的桂花树,现在正是桂花开花的季节,满院都是桂花香,甜甜的。
“这就是绣坊的工房,东南西三面的房间都是。你们看到那些木头架子了吗?那些是绣花架,可以绣大幅的绣样,等你们以后学成了,就可以用了。现如今,你们才刚来,要从最小的绷子开始学起。”徐姑姑指了指院子里的房子,又继续带我们穿过一个小门,走到了后院。
“这几间房就是绣坊的寝室,绣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