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各方谋划(2/2)
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战略战术思想。第三,《尉缭子》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一套极富时代特色的军中赏罚条令。第四,《尉缭子》一书保存了一些其它重要军事条令。
扬州一处大型庄园之内,朱升亦是向朱元璋兴奋地汇报着什么。
明代的朱升只是单纯地与朱元璋是君臣关系,但此世他们却皆成了江东朱家之人。
只不过,朱元璋是朱家嫡系继承人,而朱升却只是一介不起眼旁系子弟,甚至会时不时受到主家族人的欺凌。
而朱升是在朱元璋一次无意间出手相助才决定跟随朱元璋。
而朱元璋起先是不太在意朱升的投靠的,但不曾想这朱升竟从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猜出他有反心,而后更是为其连出几计,帮了朱元璋不小的帮。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如何看不出自己这位不起眼的族弟之才,当即将其倚为心腹幕僚,并不时向其请教。
“兄长,如今以黄巾之力将来必使大汉元气损失殆尽。而在此期间兄长只需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坐看各方势力争斗便是,而后待各方士气大损,兄争便可携大军之势,扫平天下。”朱升一脸喜意地向朱元璋谋划道。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待朱升与朱元璋来到三国后,朱升仍为朱元璋献上了相同的策略。
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朱升在元末曾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后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后因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采纳而闻名。
而听到朱升为自己的谋划后,朱元璋亦是赞同的点点头。
此时朱元璋心中却是庆幸不已,当时随手帮了一手的落魄旁系子弟竟有如此大才。若不是当初心血来潮,恐怕自己就要错失大才而不自知了。
而在荆州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里,同样有数人聚在一起,议论着这唐周与黄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