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陶陶(2/5)
原因。
至于国人……
吴国势头正猛,又是新兴强国,他们齐国虽然是老牌霸主,但是,在这个内矛盾重重的时候,自然是干不过人家的。
而宫室那边……
齐景公在位58年,生下的公子足足数十人,这么多人里面,可不一定都服阳生啊。
若是阳生死了,他们不是有了机会了吗?
这也是为什么左传记下了“齐人杀悼公”的原因所在。
……
高无丕、国书、监褴等杀了阳生之后,却是傻眼了。
就在他们刚刚立了阳生之子“壬”为齐君,是为齐简公。
就传来田白在黄海大胜吴国水师的事情。
高无丕、国书等人傻眼了。
而齐人弑杀国君的事情,进一步在发酵。
赵鞅(赵毋恤的父亲)把持晋国朝政,是为中军将(执政,执掌晋国中军,由中军佐辅佐)。
此时,晋国内部的矛盾,已经很是严重了。
赵鞅有无故昏迷七日不醒之症。
用现代的话来讲,他应该是脑袋里长了肿瘤之类的,压迫到了神经,是以,才有了这个七日不醒的症状。
经过扁鹊治疗之后,赵鞅醒了,这些年来,作为晋国执政的他,案牍劳形,舟车劳累,当年的病症,竟然有了复发的迹象。
正因为赵鞅身体不好,是以,作为他副手的智伯,就接管了更多的权力,这人生来贪婪,晋国私有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于是,晋国内部的矛盾,日益激烈。
正好发生了齐人弑君的这件大事,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赵鞅只得一力通过了派兵讨伐齐国的事情。
这也就是犁辕之战。
历史上的犁辕之役,发生于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夏,晋国执政赵鞅帅师伐齐之战。
此战的结果是,晋国攻占犁地今山东临邑西和辕地今山东禹城西北,拆毁高唐今禹城县西南的外城,袭击到赖地今山东章丘西北,然后回师。
其中,高堂乃是高氏的封邑,正是齐国五都之一,而犁地和辕地,则是国氏的重要城邑。
当然,历史上这个时候,齐国内乱正急。
高无丕、国书毒死国君阳生,扶持公子壬登上齐国君位,高氏国氏与田氏鲍氏之间正在争权夺利的时候。
正因为这样,使得晋国能够深入了齐国腹心。
而这一次,有了田白的搅局,虽然双方之间的关系依旧势如水火,但是,因为田氏、鲍氏退出朝堂势力范围,使得国氏、高氏反倒是能够腾出了更多的精力,来应付晋国。
而赵鞅……
这人俗称赵氏之日,乃是赵氏历代宗主中,最为顶尖的几人。
他领军攻入了齐国境内,夺占了三四城之后,见到有了陷入齐国的危机,当即选择罢兵休战,带着晋国人,退出了齐国。
如此惩戒齐国一番,既能显示了晋国的威仪,又能给了齐国教训。
最重要的是,在齐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退出了齐国境内。
那些打破了的城邑,府库里面的所得,自然是被晋国笑纳了。
赵鞅此人生的极为聪明,他将夺得的东西,平等的分得了四份,然后四卿之家一家一份。
至于自己所得的那一份,则是又分做了两份,分给了手下。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赵鞅虽然算得上是贤主,但是却绝不是什么雄主。
至于铸造刑鼎,将司法公之于众,的英明果敢……
只不过是被人当了枪头罢了。
赵鞅少年时分,就执掌了赵氏之主,年幼的他,行政能力低下,足足用几十年的时光,才学会了为政之道。
当然,他的身边离不开董安于的帮助,此人身为赵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