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大宋的监军(2/2)
这也是大宋军制缺陷最大的地方,边关消息本来传递的就慢,战局又是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大宋的将领被束缚的大多不敢冒进。
不单单是怕后勤跟不上,更怕擅自用兵后朝廷不会放过自己,到时间有功也变成无功,甚至有过。
最典型的就是曹家过世的那位开国名将,曹玮他爹曹彬,也就是曹仪时常挂在嘴边最为了得的爷爷。
当年皇帝赵二信心满满的发动了雍熙北伐,整整二十万大军却惨败而归,但却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到了曹彬身上,说他是贪功冒进,属实是在让他背锅可叶安在当侍读学士的时候于崇文院仔细看过当年的战报,并且还亲自请教过曹玮,最终得到了战败的真相。
不是曹彬贪功冒进孤军进至涿州被困,而是赵二兵分三路后,其他两路大军没有跟上!一路统帅为米信,另一路统帅为潘美,两位可都是大宋的名将……却不敢违逆监军。
因此同是将门,但老曹家与这两家却往来甚少,甚至连婚丧嫁娶这种大事也不愿上门,只是派人送去礼物而已,而这两家每当曹家有大事发生时,都是亲自上门给足了脸面,这其实是心中有愧啊!
叶安不是觉得监军不好,无论什么时代,军队必须有一套严苛的监察体制,只不过大宋的监军方式和意义却是存在极大问题。
监军的价值在何处?不是给皇帝通风报信,不是准备时刻干掉领兵的将帅,而是应该时刻关注军队的动向,让朝廷了解军队的调动,并且加强对军队的思想建设,始终保持军队的斗志以及对中央的忠诚。
但这些话叶安只敢在心中想想,说出来是万万不可能的,这是在否定整个大宋从太祖太宗一直延续下来的监军体制,也是在否定不可动摇的“祖宗之法”。
经过短短五分钟左右的“思想斗争”,叶安果断的放下提起的毛笔,暂且还是没有必要上这道奏疏的。
而此时曹司官吏鱼贯进入签押房,近三十人素手站在这里让原本还有些温暖的房间变得闷热起来。
不过叶安毫不在意,从座位上起身道:“人都来了,本官也就不客气寒暄了,从今日起诸曹司官吏将会重新整编,有人会领到新差遣,有人还会担任旧职,若有疑问、不满皆可来本官这里,听明白了吗?”
“下官明白!”众人并不惊讶,当年叶安提举皇城司的时候就搞过一次,那一次整编让皇城司的效率提高不少,也让众人的待遇跟着水涨船高,这一次说不得也是如此。
皇城使的位置一直空而不社,这位管勾就是皇城司的最高长官,叶安的差遣全称是勾当皇城司公事,简称管勾。
/72/72826/27234707.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