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捞鱼(三)(1/2)
风干鱼其实很简单,首先去鳞去腮去内脏,清洗后纵向劈开,成片状。
盐均匀的抹在鱼身上了,一百斤鱼大概需要三斤盐。
腌制好的鱼挂在户外风干,太阳好的话,四五天就风干好了,然后密封储藏。
天彻底放晴了,两点多的太阳也不觉得有多热。
分鱼开始了,鱼的种类有五种,大点的是草鱼、鲢鱼和鲤鱼,最小的是鲫鱼和餐条鱼。
拿两个大小相等的编织袋先分大的,每袋大概六七十斤,每次装的量都差不多,各个品种搭配开。
五户人家先分几轮,边分边观察剩下的量。
还要考虑每家人数,五户家人最少也六口,李之重家最多,加李二凤八口人,最后每人分鱼连大带小估计百斤左右。
总数四千斤左右李拉住估的很准。
李之重和三宝多拿了泥鳅和虾米,这点东西现在大家都看不上眼了。
家家户户老小齐上阵,往自家搬运,接下来的工作量会更大,而且还需要赶时间,那就是风干。
去鳞去腮去内脏是个繁复的工作,冰冷的水里一泡半天,那酸爽想想都心悸。
不过不管了,这么好的东西要是坏了那就太可惜了,刮鱼的时候,奶奶都上场了。
李德财安顿好家里,赶着马车装了二百多斤,直接去了公社。
现任书记姓刘,河北老家,和李德财很熟悉,到了后说明来意,李书记很高兴,书记家也缺动物蛋白呀。
就算公社这十几个人分,领导肯定要多分些。
关于鱼的来路,他也问了一下,不过没当回事儿。
现在口肯板升和西海子管理站还在纠缠所有权,公社当然向着村里。
村委会李德财没去,安顿李二凤送的,那是给二闺女长脸的。
李二凤推着加重永久,驮了一百多斤送了过去,七八个村干部一人也能分个十来斤,要领情的。
另外给她婆家拿了三十多斤,让马玉仁有些不爽。
李德财给二小舅子(马耀祖)送去一麻袋,让他自己去走礼。
二小舅子和他也是守望相助,捕鱼没邀请他是因为一来走不开,夫妇都在工厂上班,二来对他影响不好。
合作社,这里盐分两种。
一种是粒状的大青盐,一毛八一斤,属于粗盐,有些发黑发苦,腌菜或讲究实惠的人家购买。
一种细面盐,色白味道纯正,二毛五一斤。
李德财花了五块钱买了二十斤,还送了一个装盐的编织袋,算是意外之喜。
回头拿两条鱼过来,一个售货员一条,再给合作社主任送两条,人情礼往少不了。
大姐放学就回来加入了队伍,还有两个邻居主动过来帮忙。
晚饭都没顾上做,大人小孩都是开水月饼加咸菜,收拾和腌制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多。
一斤以上的全部腌制挂了起来,连大带小二百多条。
除了原来院内晾衣服的铁丝挂满,又拉了一根也挂的差不多了。
铁丝是打顶棚剩下的八号铁丝,一直留存到现在。
另外还买了三十米十号铁丝,专门用来做s形钩子,十公分一个,是挂鱼用的。
六点左右,李凤凤挑了十几斤准备拿回去做饭,奶奶又给加了两条大的。
最后剩下的六七十斤鲫鱼和餐条,除了自己家留下十来斤,附近挨好的一家一脸盆杂鱼外加两碗鱼米。
鱼米居然掏下四五十斤,大家好好吃一顿。
鱼内脏也不浪费,喂猪,猪吃不完可以沤肥。
到十点左右总算是弄完了,大人小孩都歇了一口气。
整个院子里充满了浓烈的鱼腥味儿,腌鱼在月光下闪着银光。
二百多元的东西放在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