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小马资助(2/3)
始进入影视圈的时候,从制作电视剧起家。
在2004年之前,电视剧的制作是立项后再寻找导演、编剧去创作,但电视剧对于导演、编剧的依赖性很高,一旦“本子”出不来,或是导演发挥不可控,那整部剧就有血本无归的危险。
长期以来,这个行业痼疾一直未能解决。
而小马奔腾当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顶着压力推出“导演、编剧签约制”。
用什么样的演员、导演,什么题材的故事,主要在什么电视台上,收片价格,明明白白,即有收入可以预期的优势,电视剧风险可预见性高。
所采用的签约制一方面确实增加了公司的开支,但另一方面保证了公司对于优秀制作人员的把控能力。
现在,这一模式已经成为行业标准。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
而这个“导演、编剧签约制”的标准就是小马奔腾当初这个‘门外汉’定制的。
足以可见,李铭这个人的能力。可惜李铭因病去世,小马奔腾再也奔腾不起来了。
要知道那时候小马奔腾的宣发走在所有的影视公司的前面,就算是华谊这些都远远赶不上。
你们看现在我们国家的局面是,不管多烂的电视剧,只要解决了发行,就万事大吉。
小马有很好的发行渠道,而且他们把发行做到不光是收买多少电视台这样的层面,而是针对具体的作品制定缜密的营销计划,使影视剧的市场价值推到最大。
在宣发策略上讲求精准,在宣发投资上也毫不吝啬。
例如一部电影,小马制作费不到1200万元。但宣传费用就花掉了1000万元,这基本上达到了好莱坞一部中小成本电影的制作与营销比例。
而较之好莱坞花去制作费八成的大手笔宣传,国内仅3成的宣传投入自然无法达到价值最大化的效果。
你可能觉得现在国内的电影不都是这样吗?先不管电影质量好坏,使劲宣传,将观众骗也要骗进影院,贡献票房。
但你不要忘了,小马的这些做法是在2012年就开始了,你现在觉得它普通,是因为在这些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影视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十亿的票房比比皆是。
但是放在那个时候你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种操作。就如同你现在觉得用手指触控操作手机一样理所应当,但在07年iphone问市之前,你完全没有想象过这样的操作方式。
黄梁出了小马奔腾,立刻前往中影,他准备找三爷了。
没办法,现在的行业他认识的人还很少,他准备找三爷的中影借剧组和找投资。
看着他老师的面子上,怎么也得弄三百万出来,不然怎么对得起李铭对他的信任。
要做就做到最好,最重要的是系统任务也表示‘奖励电影票房100’,相当于空手拍电影,票房全部归自己,这种白嫖的事情是,一时嫖一时爽,一直嫖一直爽啊。
很快,来到中影,让前台的接待妹妹通传之后,黄梁很快就来到三爷的办公室。
“你准备在拍摄一部爱情类型的电影?”
听到黄梁的来意,韩三坪皱了皱眉。
“投资计划是多少?现在还差多少?”
“大概拍摄成本是7百万左右,宣发4百万左右,总成本共计1100万。小马奔腾投资7百万,我个人投资100万,还差三百万。”
黄梁连忙说道。
“宣发是不是太多了?”韩三坪又问道。
现在每部电影的宣发也不多,像黄梁这样宣发成本都快赶上大半拍摄成本了。
“只要宣发到位了,我相信这部片子票房肯定不会差。”
“好吧,3百万我投了,剧组我帮你看看,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