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挨打与被打(1/3)
从裁缝铺出来以后,方圆来到街上,先去了附近的一家铁匠铺,他要买一口铁锅。
还好的是,买锅并不需要票,这也让方圆松了一口气,要不然他连锅都买不到。
除了锅,方圆还要买一把菜刀,这个是厨房必不可少的东西。
另外还要买一把斧头,方圆准备用来劈柴,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需要准备很多的柴火。
最后方圆又买一把瓦刀,他准备在菜窖的上方盖一间小房,确切的说是用来掩饰菜窖入口。
这个年代的冬天,可是经常下大雪的,到了冬天,很可能一个冬季都有雪,如果没有个掩饰,很容易就会被别人发现。
一把菜刀,一把斧头,另外加一把瓦刀,一共花了方圆一块两毛钱,菜刀是五毛,斧头四毛五,瓦刀两毛五。
然后又花了两毛钱在铁匠铺旁边的店里买了一个竹篮,把这些东西放进去。
买完这些以后,方圆又去买了碗、筷子、在路过一家副食店的时候,看到里面卖的点心,方圆吞了吞口水,快步离开了。
没办法,他没有点心票,而且买点心必须要用票,要不然多少钱都不卖给你。
现在是六零年,最贵的就是粮食,不过这个方圆现在并不知道,因为他还没有买过粮食。
现在是六零年,也是三年困难时期最严重的一年,至于说三年困难时期是怎么来的,很多人说是天灾,其实真正的说法应该是人祸。
说白了还是因为浮夸风,最后导致农民只留下很少的粮食,甚至不留粮食,把粮食都交了公粮。
这导致了最后连种粮都没有,刚好这个时候,国家在还老毛子的账,粮食也都运给老毛子了。
当时的浮夸风真的太严重了,什么三年超英,五年赶美,大家也都不干活了,天天吹嘘自己家地里打了多少粮食。
你说一亩地打一千斤,他就敢说两千斤,弄到最后,甚至出现亩产几万斤。
而真正的,不要说亩产几万斤,几百斤都困难,一直到多少年以后,化肥普及以后,亩产才七八百斤而已。
后世说的吃棉花、啃树皮,来到这个年代以后方圆才发现是真的,特别是他接收了这副身体的记忆以后,就更清楚了。
当然了,这说的是农村,城市里要好很多,因为城市里是吃商品粮,每个人每个月都有定量。
当然,这个定量也不多,不过绝对饿不死人,而且吃完了定量还可以用粮票去购买。
方圆手里倒是有粮票,但是他现在不缺粮食,所以也不会去买,但有一样东西他缺,那就是油。
方圆有油票啊!而且有七斤,不过他这次出来就带了半斤,这倒不是他不舍得买,而是不敢。
七斤油票,那可是很多了,很多家庭两三年都没有这么多的量,他怎么敢一下子拿出来那么多,不是给自己找事吗?
“阿姨,您好!我买油。”来到一家供销社,方圆对售货员说。
让他一个四十来岁的人喊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阿姨,说实话还真是为难他了,可是没办法,谁让他现在只有八岁呢。
“买油?”售货员愣了一下,看着方圆。
方圆还能不明白怎么回事,连忙从兜里把油票拿出去,递给售货员。
售货员接过去看了一眼,是半斤的油票,惊讶的看着方圆说道“你等一下,我给你拿。”
除了全国粮票,别的票都是属于地方,比如帝都,所有的票据,全部是帝都各个局印发的。
比如副食品,全部都是帝都副食品商业局印制,粮油,是粮食局印制,还有布票、小商品什么的,是物资局印制。
因为这个时候,全部是计划经济,生产出来多少东西,就印出来多少票,当然,这个票和钱是一样的,最后还是回到印制单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