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第239章凤阳巡抚(1/3)

目录

凤阳巡抚于大明正统十四年,由山东淮阳巡抚分离,辖区包括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庐州府及滁州、徐州、和州。

淮左豪杰凤阳人朱元璋推翻元王朝后,在应天府称帝并建立了大明王朝,起初朱元璋是想将国都定在凤阳老家的,并提出了一堆理由应天府距离中原太过遥远,不易威慑北方。(这一点在朱元璋死后的燕王谋反中得到证实)而凤阳这个地方,正好就处在大明王朝的正中心,且凤阳还有长江、淮河作为天险防卫,运输粮食也很方便。

皇帝难得提出这么多理由游说,而且还是一向乾纲独断的朱元璋,大家也不好说什么,但刘伯温却嫌弃凤阳的风水不好,当然那些大臣也不想搬出奢华的南京城去较为偏远的凤阳重建朝廷,在众望之下刘伯温向朱元璋上书称“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

刘伯温一说群臣附应。迁都的主意虽打消了,但刘伯温得给朱元璋一个台阶下,便和群臣商议,最终得出了一个两全之策将江淮与江宁、苏州合二为一组建一个全国最大的行省——南直隶省(后世的江南省)。此举既可以让凤阳拥有首府地位也可以保全南京的帝都身份,洪武十一年,随着南直隶行省的规划,南京这才正式成为首都。

自两晋就开始的经济中心南迁在南方,这也在大明初期就已经完善,江浙一带自宋末开始就已经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美称。在本朝初,南方鄱阳湖水战后就已经没了战乱,再加之南方水稻每年至少两熟,经济恢复的非常迅捷。而北方则要等到永乐皇帝带着大量南方移民迁都北京之后,才逐步稳定。

也就是说在元末至大明前中期的一段时间里整个北方连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都没有,再加上元末的黄河水涝并没能完全治理成功,经济和产粮自然差之又差。

永乐年间,永乐大帝朱棣为了远征北元而大量向民间征调人力、物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向各地商人开放贩私盐的资格。不过这需要这些商人将自己的粮食、棉花、煤炭等战略物资送到北方前线来换取盐引,这便是开中法。

这一措施本是为了扶持北方的经济,也确实诞生了晋商这一支昌盛大明数十代的商帮,但位处南方的徽商也看到了商机,他们比起晋商更有大运河之便利、南直隶省做后台,在这数百年间,迅速崛起,并将南直隶省的经济带上一个新的巅峰。

扬州、南京的盐商文化就是在此时发展出来的,据说南直隶省的税收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朝廷官员一半都是出自南直隶省且随着每期科举逐步增加。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即使朱棣迁都北京后,让北京话为全国通用语,但朝廷中绝大多数的人,包括皇帝、宫中妃子都是以说江淮官话为主(诞生于江苏、安徽两省江淮地区的方言,即民间说法中江苏话、安徽话的官方称呼)。

南直隶省虽强,但似乎明朝统治者并不担心它会发生造反和割据。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南直隶省从名字就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由朝廷直接把控的地方;其次这里是全国最富,没有天灾、没有战乱,基本没人会放着好日子不过。

再加之江淮是朱元璋老家、南京是旧都并有一套随时都可以启用的备用朝廷,当地爱国情怀颇高更不容易发生造反事件。

在最终朝廷设立了凤阳巡抚以后,凤山巡抚也算是天下巡抚中最为重要的一员,因为他掌管着大明的重要产业之地徐州、扬州,淮安等地。

当年显赫一时的东林党干将李三才就是因为抚淮13年,积累了极其惊人的财产,据说有470万两银子之巨,而大明一年的农税收入也不过是400万两而已,虽然李三才的财产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也差不了多少,可见当凤阳巡抚的好处。

凤阳巡抚自然是一等一的好肥缺,但是现在的朱大典他当的可不是时候。

因为作为重镇之一的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莞嫡 重生后成了反派的挂件 家族之荣耀 八方旅龙 人在龙族刚成时王 我的身体会发芽 三国之扶持刘备 我在西游捡属性 急救医生佣兵路 隐婚总裁小逃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