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认祖归宗(1/3)
开平王府就是大明开国战将常遇春的的怀远候府邸,常遇春像极了当年的霍去病,骁勇善战,常直言有十万大军便可横行天下,军中人称常十万,只可惜英年早逝,即便如此仍位列大明开国功臣第二,可见其战功赫赫。
不知是否常家祖坟没埋好,常遇春早逝不说其后代也命运坎坷,两个儿子常茂和常升都不得善终而且家门中落被贬为庶民流落四方,至第五代常复被弘治寻来安置南京世袭南京锦衣卫指挥使,至第八代常玄振在嘉靖十一年续封怀远候,从此门庭方才平稳,常家人也也吸取祖上教训,行事低调少掺和些乱七八糟的事,传到如今的十二世乔延龄连那世袭的锦衣卫指挥都不稀罕了,有人猜测是因为乔延龄不想和魏国公府多龃龉。
乔延龄虽对官衔不看重,但非常关心国事,去年全楚沦陷时他自请去九江协守,还要组织江都常氏族人练兵抗贼,不过都被崇祯帝否决了,但可见其有一腔忠君卫国之心,且史料也记载,南都勋贵多恣睢自肆,独延龄以守职称。
且其淡泊名利,崇祯殉国后,眼见南明小朝廷瞎胡闹,马士英和阮大铖乱政,一怒之下挂冠而去,隐居乡野种菜为生,贫穷潦倒甚至死了都没钱入殓,可见其气节。
自从去年毛遂自荐未遂,乔延龄便有些心灰意冷知朝廷根本就看不上他们这些勋贵之后,要能力没能力要实力没实力,指挥纸上谈兵瞎嚷嚷,特别是常家都多少年没带过兵上过战场了。
想想祖上的荣耀,赫赫有名的常十万啊,可如今……国难当头却只能在府里混吃等死,一代不如一代愧对祖宗啊!常延龄在侯府里每日蹉跎雄心已死但对国事却更加关注,邸报每期必看,又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各处战区的局势,当然以北方为主,甚至令家丁去城外长江口向拿来客旅打听。
东厂突然冒出个太监崛起速度令瞠目,战绩令人结舌,而且竟然还是个同姓,于是特别关注此人,随后各种传闻蜂拥而至听的常延龄热血沸腾,时而抚掌时而叹息,堂堂开平王之后为何就不能出此等人才,偏偏还不如一个太监,祖宗的脸都被丢光了。
常延龄虽淡泊名利,但对家族荣誉却是看的极重,否则也不会有后来宁为布衣亦不狼狈为奸的气节了。
北方战乱平息了,那太监以一人之力倾半国兵力财力,几场大战将贼军同鞑子打的狼狈而逃,保北方两年内再无战患之忧,可眼下南边贼患愈烈,已经打到家门口,南京虽有兵数万,可连个会打仗的人都没有,贼军若莱也只能守城御敌,怕是连出城鏖战都不敢,甚至有可能都还守不住。可即便守得住南京城,那其他地方呢,就任由贼军糟践了么?
所以若想破敌,还得那个太监前来打援,常延龄同史可法交好,他已从史可法口中得知小太监必南下打援,而且史可法对小太监的评价特别好,好到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文官特别是史可法这种性格刚直的文官不可能对一个权监有好脸色的,更别提这么好的风评。
看来这太监必有奇特之处,常延龄每日都在盘算,若其来南京周边,一定要寻个机会见上一面,甚至舔着脸让相求史可法到时引见,史可法这人实诚,只说若其来南京当为引见,至于人家见不见却不敢保证,因为那个小太监不喜欢社交,特别是文官和勋贵,这让常延龄有些失落,不过总算还是有机会的。
所以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费尽心思可能都见不到的人,今儿竟然主动上门了。
常宇并非直接冒然上门而是有人先行探路。
晌午刚过,侯府大门便来了个仙风道骨的道人,叩门直接怼家丁说要见常府家主常延龄。家丁虽见其气质不凡却也不可能你说见就见啊,何况如今招摇撞骗的江湖人那么多,于是便要哄他走,就在这时那道人一抬手,便见袖里冲出一团黑雾化作虎头,隐隐间竟闻呼啸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