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区区秀才值几许(2/4)
入监的廩贡。
现在终于到了第二场考试,乡试,三年一考,惯例于县试后第三年秋八月在各省省会举行,届时全省所有已取得贡生身份的秀才都可以参考。
这里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贡生的身份其实是一次性的。
除非你考举人中了一个“副贡”,否则一旦考举人落榜,你还得从头k升级到岁贡,才有资格参加下一场乡试……好在准备时间挺长,那就加油呗。
中了乡试就是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前五名又合称‘经魁’。
该省巡抚会在乡试放榜后数日,在府衙内设“鹿鸣宴”,宴请乡试主考官、本省学政暨全体新科举人。
这场宴会惯例要由新科举人合唱《诗经》中的《小雅鹿鸣》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所以中举满一甲子,可再去找巡抚请客,谓之“重宴鹿鸣”;想有这个荣耀真得看个人的运气。
嗯,吃着火锅,唱着歌,只要接下来麻匪不来,那还是挺欢乐的。
待乡试过后,所有取得举人身份的举子可以在乡试第二年的二月,到京师贡院参加第三场,会试。
这回所有参加考试的举子可以在巡抚那里领一笔去京城考试的差旅费,这种待遇就被称为“公车送试”。
恩,公车上书什么的,人家近代史学的不好,当真不晓得咧。
会试再中了的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不是果汁!!
所有“贡士”要由礼部在保和殿组织覆试,以成绩列等,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第五场,也是最后一场,殿试,在会试这年的四月举行,地点仍是保和殿,等殿试考完,你就是进士了。
这里多说一句,一般来说,所有贡士都能中进士,只要你别出太特殊的状况。
说一个特例,首倡新式教育,开启新文化运动之门的北大终身校长,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当年就中了贡士第二十六名,不过就在他即将参加殿试之前,从家乡传来生母故去的噩耗。
之后他回乡为母奔丧丁忧,就未能参加接下来的殿试,因此与进士无缘。
什么?不回乡奔丧行不行?
哎呀,你这么问可真有点那啥啊……不回肯定不行,清朝以孝治天下,闻母丧而不回乡奔丧,你这贡士的功名就别想要了。
行了,决定最终命运的时刻来了,殿试的每份试卷都須全部考官阅过,共同拟定前三名进呈皇帝御览并钦定名次。
这进士一甲共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其下有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再下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对了,知道麻将中有一种和法叫‘大三元’么?
这三元指的就是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以及殿试第一,状元。
这麻将好和,可想要在科场里连中三元……自唐太宗贞观初年(公元627年)首开科举,到清光绪三十三年最后一届甲辰恩科(公元1903年)之间1266年里,一共就只出了十三位大三元,足可谓百年一遇!
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我大宋文材斐然,大三元占了一半);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嗯哼,殿试考完,进士们要进行科举人生的最后一步,进翰林院进行新官上岗前的岗前培训,俗称“散馆”。
等三年培训结束,礼部会主持考试,凡成绩合格者可正式做官,而不及格者要复读重修。
成绩合格者中成绩最优者可留朝为官,次者可放外任。
如留在朝中,一上来就是六部侍郎,也就是‘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副长官。
要是京官外任,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