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狐朋仙友

番外 扶桑已在渺茫中(1)(1/2)

目录

延续以往的风格,今天的内容又将是话题满满的一章呢。

不过首先,那些认为扶桑就是古代日本代称的同学们请先找座位坐好,因为接下来的内容将是啪啪打脸的部分。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这是唐代大诗人韦庄所作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题目当中的僧敬龙,就是一位因仰慕唐朝文化,而自费乘商船前来学习的僧人。

他在游学虢州(guo 今洛阳西南)结识韦庄,两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后因敬龙和尚学成归国,韦庄特地在送行宴上作诗相送。

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位敬龙和尚在日本国内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连相关的资料都十分稀少,根本配不上其留学海归的尊贵身份。

以此推断,怕是大师归国的时候碰上飓风海难了。

当然,这些事情都和今天的番外无关,作者纯粹是在水字数……

不过韦庄的诗文却明白无误地反映出这样一条信息,即便是唐代普通百姓(韦庄当时赋闲务农),也知道日本和扶桑完全是两码事,并且还知道中原到日本的距离比到扶桑的还要远。

要不怎说,“家在扶桑东更东”呢?

实际上,在唐代以前,中国官方对日本的称呼,一直都是倭国。

不过,这里的倭国绝对不是蔑称……在古汉语里,倭就是短的意思。

倭瓜就是扁瓜,倭刀就是短刀,倭人就是小矮个儿……和瓜好不好吃,刀锋利不锋利,人品好坏等因素无关,倭不倭只和事物的身高长短有关。

哎,这时有人说话来,“不对啊,我看电视上那些日本刀都不短啊。”

大兄弟,短不短你得分和谁比;要跟匕首比,倭刀肯定是长刀。

然而现代出土的唐朝环首大刀,全刀长度动不动就一米四五往上,比同时期日本人身高都长出一截……在这样规格的长刀面前,就算两把日本刀接在一块儿也是倭刀。

(根据丰臣秀吉留下的铠甲判断,这位号称天下人太阁殿下,其身高撑死也就143,还是叫声猴子比较贴切。)

有时候形容一个人的身高还不如一根葱,真不一定是在侮辱人,你得先看是什么葱。

山东章丘的大葱动不动就长到两米一二的高度……能长得比这种葱还高的,放眼全中国也没有几个。

据新唐书记载咸亨元年(670),(日本)遣使高句丽,稍习夏音(汉语),因使节恶倭之名,乃上书(唐皇),自求更名“日本”,声言乃‘其地稍近日出处之意’。

从此,“日本”这一官方称呼就一直延续至今。

不管是原先的倭国,还是后来的日本,从始至终,都与‘扶桑’没有一点关系。

那为啥现在有很多人认为扶桑就是古代日本呢?

我搜集了些资料,在文史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梁书扶桑国》中记载,倭国东北七千余里为文身国,文身国又东五千里为扶桑国。

后来有一个日本专家通过一系列考证,认定这个文身国就是北海道岛上的原住民阿依努人,从而推定扶桑国也是日本列岛上众多国家之一。

再后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增强国力,相继对外发动一系列掠夺战争并侥幸获胜之后,终于通过这种双手沾满鲜血的卑劣勾当,靠吮吸其它国家人民骨髓的方式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强国。

此时,有大量不明所以的中国人误认为日本走上强大的道路同样也适合中国,因而纷纷动身前往日本取经求学。

正是这些人,将‘扶桑’就是古代日本的观念带回国内,使此等谬误逐渐蔓延开来。

这让咱说什么好呢?

咱的老祖宗早在两千年前就给出过结论,“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老九门之红尸 翻天覆地花子曦 我给时空打补丁 再叙天下海晏河清 我哥居然成神了 都市之医武高手 团宠气运小福宝 一不小心成为了三界大佬 就等你爱上我 高维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