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探访开封,长安查案(1/8)
润知假装并不了解地向夏玉儿询问了些许关于纺织作坊的信息。
其实润知虽然人在别处,那些作坊主要负责人都是要定期想他汇报工作的,所以他对于纺织自然比夏雨儿要清楚许多。
“作坊的管理人员都还听话吧?”。
“还好的呢,大家都还好”。
“我给你寄送的书书籍,你都看了,有何感想?”。
“看了一些,唯独对那本《资治通鉴》感悟良多”。
“哦,说吗,你倒是说说看,什么感悟?”
“此书以时间为序,以故事为引,以历史为根,以文学为衣,以思想为魂,每每读来,无不掩卷深思感慨不已,尤其为这隋唐往事细节感到尤其历历在目,繁华不忘根,贫贱不忘本,万事万物,花开花落,潮涨潮洗,古今多少事,其实也就那样,我们要吸取祖先的经验与智慧,才可以开创未来!”
润知与玉儿两人侃侃而谈,不亦乐乎。
夏雨儿听着润知的话,和听领导的一般的讲话没有什么两样。
此时此刻,夏雨儿说话间,顿时间脸容涨得通红。就像是喝醉了的样子。
同时润知还对夏雨儿负责的纺织作坊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突然花时间进行这周密的考察,定然是有原因的。
润知其实是想知道在这一段时间,这个纺织作坊运行情况,及在各方面是否对夏雨儿的病情及众多的黎民百姓有真正的帮助。
其实润知早在离开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认知离开之前,特意叮嘱当地的官吏对这两家纺织作坊好生看待。
因此这两家防止作坊在各方面事务上都得到了当地官吏的大力支持。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当地经济效益,润知特意在防止作坊设立之初,就建立了要抽出两家纺织作坊的10的纯利润,用于给当地负责此类事物的官吏增加福利。
这一招使得当地的官吏大多也十分愿意参与到纺织作坊的合作当中,即便是纺织作坊暂时遇到一些麻饭,往往也可以在当地官员的出面下,得到迅速的解决。
润知与夏雨儿一同,这个还在不断扩大规模的纺织作坊心详细的考察,发现在这个纺织作坊当中,运营中虽然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与磨难,比如说货物积压,成本提升等。
但对于润知而言,其实都是可以手到擒来的了。
就比如在润知在安南国内与海盗作战时候,就曾经接到纺织作坊最高级别的管理人员杨雅迪发来的紧急文书,大概意思就是因为一个被称为延津的小地方发生水灾,纺织作坊当时很大部分的订单都来自这里。
这水灾泛滥了两个月。
大批量的做好的服饰无法正常送给对方,人家遭遇水灾,无力购买,不得不毁约。
服饰做好了,却躺在仓库中,堆积成山,无人问津。
这下子,因为本地润知特意叮嘱的主事的官员被紧急调往京城,顿时间竟然不到一周时间就迅速的花光了该作坊所有的现金。
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这里的工人的工资都发不起了。
服饰制作的原料都买不起了。
这杨雅迪是一个十分通达机智的女子,长得十分端庄严肃,是那种让人能够感到舒心之间就拉近亲近感的那种人,往往语言还没有出口,人们都能够理解并且认可。
这封信自然在润知看来,虽然挺急的,但是到底不过就是要钱罢了。
润知想到虽然自己被调到外地,但是开封的府邸却还是完好无损的,每月的俸禄也都依旧在源源不断往府邸送,这个钱最不是问题了。
润知立即给自己的河南巡抚府邸负责的管家,一个叫张謺的中年的经常抱怨自己是怀才不遇的管家写了一封信,心中让众人立即将府邸中的几十万两白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