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放榜招生(1/2)
这三十多份试卷中,有一人不仅五经与策论拿到高分,连诗文的分数也不低,虽然算术部分做的潦草,但仅凭前三个部分,此人就已经能够被录取。
卷首上写着姓名籍贯,崔沔,年十四,博陵安平人,其父为洛阳陆浑县县令,也是五品高官了,根据籍贯来看,此人也是博陵崔氏名门之后。
还有一份试卷,字体工整,卷首写着李希言,年十五,陇西狄道人。
这就不用看了,这个姓氏加上这个籍贯,必定是皇室了。
郑东猜的不错,此人正是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之孙,郑王李璥之子。
郑东翻阅了李希言的试卷,发现李希言作为皇室,比那些公侯之子还要用功,策论和五经中规中矩,就凭这些,郑东就不能让李希言落选。
快要批完时,郑东忽然眼前一亮。
手中这份试卷,正是与之前令郑东激动不已的那个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的苏颋。
苏颋,年十七,京兆武功人,父亲苏瑰,现任歙州刺史。另外,苏颋的姑姑,正是废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妃。
史书上说苏颋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而今阅览苏颋的试卷,在前三个部分都无可挑剔。
算数部分的三道题苏颋也都能根据题目写出自己的理解,虽然结果不正确,但丝毫不影响郑东内心的激动。
当天晚上,郑东与共同阅卷的五人会面,为大唐福昌县人民学校第一届大学生做最后的筛选。
最终,四十六人参加考试,录取为大学生的有十个人,其中包括郑东看好的张说,苏颋等五人。
另外还有杜阳成,年十七,河南新郑人;于文滨,年十五,河南偃师人。于德润,年十七,河南偃师人。顾永嘉,年十九,苏州吴县人。
以及被狄仁杰和李昭德共同选中的华州华阴人严挺之。
第二天,郑东带着确定好的名单,去给武则天审核。
“既然苏纳言都已经看过了,朕就不必看了,就照这上面的录取吧。”
四月初四,学校大门前张榜,围观者甚众。
见到自己被录取了,有些人兴奋地要跳起来,有些人则轻笑一声,似乎早在预料之中。
人群中,一个穿着灰袍缀着布丁的人走到郑东面前,躬身行礼,
“足下应该就是郑爵爷吧?”
郑东望着那人,上下打量了一番,拱手回了一礼,“正是在下,足下是?”
“学生张说(音同悦),见过爵爷。”
“原来你就是张说!”
张说闻言惊诧,“爵爷认识学生?”
郑东笑了笑,“当然,我出的题,只有你一个人得出了结果。”
张悦面露尴尬,“学生惭愧,没能按照爵爷的要求完成,只能将心中的答案写了上去。”
“已经很好了!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
“学生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上课?”
“这个嘛”郑东自己也没想好,毕竟该准备的教学用具什么都还没有,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只是个半吊子,准备不充分估计会怯场。
“具体的开学时间还得由校董们商议决定,最近两天会给出通知的。”
“这”张说面露难色,低着头仿佛在想着什么
郑东看着张说衣服上的布丁,已经瘦削的身材,再联想到十几年后此人就会封侯拜相,不禁感叹寒门出贵子。
于是郑东出言宽慰,“这样吧,这两日你就先住在学校的宿舍里,等通知下来,你再做决定。”
“这会不会不妥?”张说不好意思的问道,“学生恐怕没有带足学费。”
“哈哈,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一旦被录取,就免收学费了。”
“真的吗?”张说难以置信的看着郑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