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司马卬探路乌桓(1/2)
乌桓,亦作“乌丸”、“古丸”、“乌延”等,属于东胡民族。其语言与鲜卑同,无文字,刻木为信。东胡盛时,与鲜卑同为其重要成员。活动于饶乐水(西拉木伦河)一带。东邻挹娄、夫余、高句丽等,西连匈奴,南与燕国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
有夏元年(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乌桓这一支逃至乌桓山(大兴安岭山脉南端)。
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势孤力单,故役属于匈奴。匈奴单于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若逾时不交,便没收其妻子为奴婢
乌桓其俗喜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
乌桓人髡头,女子至嫁才蓄头,分为髻,戴桦皮高帽,称为句决。男子娶妻,皆先私通,略其女去,半年百日后,始遣媒送马、羊、牛为聘;婿随妻归,服役二年后,妻家才厚遣其女回夫家。父兄死,妻后母,报寡嫂;寡嫂之小叔死,小叔之子可以伯母为妻;小叔若无子,再轮及其他伯叔。
乌桓内部的阶级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处于上层的大人、小帅,二是氏族部落成员
乌桓的社会组织形式,分部、邑、落。邑落为部下面的基层组织。邑落各有小帅,数百落自为一部。落,通常为户之意,每帐户或帐落,少则七八口,多则十余口。
若干落相聚则为邑。乌桓每一邑当有人口一百多人。“其相残杀,令部落自相、报,相报不止,诣大人平之,有罪者出其牛羊以赎死命,乃止。”邑落的头人称为小帅,多为豪人充任,初由推举产生,不世袭。
邑落小帅受制于部落大人。“大人有所召呼,刻木为信,邑落传行”。
邑落以上为部落,部落首领称大人,掌握大权,大人的命令,“部众莫敢违犯”,“违大人言死”。燕国北方边境分布着乌桓大小部落,人口当在十五万以上。
晋王项羽与司马卬隔案对坐,司马卬参拜道“微臣司马卬参见大王。”
“上卿免礼,近来可好?”项羽抬手示意不用客气。
“禀大王,微臣近来状态甚佳,此番前来晋阳,欲向大王谋个差使聊以为生。”司马卬非常识相的没有提复国之事,想来雍王子婴能兼并蜀地是得到过方伯首肯的。
“上卿来得正好,寡人正欲作一番大事,正愁无人可用。”项羽抚掌大笑道。
“微臣愿效犬马之劳,烦请大王示下。”司马卬闻言,立马参拜献上自己的效忠。
“听闻之前讨逆之役,乌桓人随燕王韩广出战,于中原齐赵之地掳掠夏民甚众。孤恬为大夏方伯,当解万千夏民于水火之中。今岁春耕之后,寡人欲提大军亲往征讨。
奈何乌桓之地,诸般图册皆无有记载,水文不通,道路不悉,上卿可愿为寡人前驱,探明道路?”项羽假意无奈叹息道。
“君忧臣劳,微臣愿为大王分忧,微臣之前离蜀入秦之际,与游牧羌民有所接触,亦知如何寻找道路及饮水,臣愿为大王效劳,探明乌桓族山川道路,必不负大王所托。”司马卬马上顺着项羽递过来的杆子上道。
“大善,寡人予上卿精锐骑士百人,黄金五百斤,供上卿前往乌桓探路之用,愿上卿一路顺风,平安归来。”晋王项羽自然不能让司马卬孤身上路。
“谢大王恩典!春耕距今唯两月矣,事不宜迟,微臣立刻动身。”司马卬干劲十足,立马要求起程道。
“上卿勉哉,事成之后,晋国上卿之位虚位以待!”晋王项羽许下了重诺。于是司马卬接收了晋王手令、百人骑士与黄金五百斤之后,欣然北上乌桓探路。
司马卬先携晋王手令拜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