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南征辰国(1/2)
有夏七年一月初,晋国金吾将军项旌率五万晋军攻破箕子朝鲜首都王险城。
朝鲜王‘子准’如丧家之犬般向东逃窜,最后在白茂高原沃沮人的聚集地落脚。
沃沮人也是箕子朝鲜的外族封臣之一,不过早在战国燕昭王时,燕将秦开开边东攻朝鲜,沃沮人便乘机脱离了箕子朝鲜的控制。
项旌率晋军占领王险城后,先是遣使将战况回报晋王项羽,驻军王险城等候下一步诏命。
而后项旌命令所部晋军,对王险城所在平壤平原上的居民进行了一番筛选,留下农夫、工匠和医者,其余人等但凡高于车轮的男丁尽数斩杀。
时值天寒,天降大雪,纷飞的暴雪,极寒的气温使得马訾水(鸭绿江)表面结冰,此时马訾水天险已成通途。
冰天雪地的超低温导致马訾水(鸭绿江)南岸挡道的朝鲜封臣联军死伤枕藉,更多联军士卒因为缺乏有效的御寒手段,被冻掉了手指与耳朵。
与封臣联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晋军大营内毛衣充足而且有煤炉不断加温保暖,因此晋军在这场雪灾中安然无恙,顺利度过。
雪灾过去后,晋国洋京大将军项庄趁机率军踏冰渡过马訾水,并且袭击了挡道的封臣联军营地箕子朝鲜封臣联军在低温与晋军的双重夹击下一触即溃、四散逃亡。
晋国洋京军、燕胜军和平卢军三军顺利渡过马訾水(鸭绿江)后一路南下,占据了朝鲜湾沿岸的龙川平原、博川平原和安州平原。之后三军来到王险城与项旌所率晋军胜利会师。
与此同时,晋王项羽的诏命也随同运粮的二千石大海舟来到了王险城。
晋王诏命于朝鲜湾北部平原设立乐浪郡,郡守为晋阳大学二期榜首陈迅,郡尉为晋阳军校首期榜眼晏沅。
晋王诏命设置博同军驻守朝鲜湾北部平原,博同将军为晋阳军校八期榜首余松,副将为晋阳军校二期榜眼裴泾。
晋王项羽扶持自己学生的意图已经如此明显,以至于大夏诸国有识之士皆对晋阳的两所学校趋之若鹜,两校入学难度自然水涨船高。
晋王诏命洋京大将军项庄率领八万晋国大军继续南下,吞灭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辰国。
辰国中人名韩人,是由三部大型方国联盟组成的国度,国都在目支城(韩国金堤市),处于朝鲜半岛最大的平原湖南平原之中。
辰国的三个方国联盟,一为马韩、二为辰韩、三为弁辰。
马韩在西,有五十四方国,其北与晋国乐浪郡接壤,南至大海,辰韩在东,有十二方国,其北与箕子朝鲜接壤。弁辰在辰韩之南,亦有十二方国,其南至大海。
辰国有方国七十八国。大者万余户,小者千余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大海为界,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城,尽王三韩之地。其诸方国王先祖皆是马韩同族焉。
马韩人知晓稼穑务农与桑蚕织帛。其地所产栗子个大如梨,有长尾鸡,尾长五尺。马韩人邑落杂居,亦无筑建城郭。居作土室,其形如坟冢,开户在上。
马韩其人不知跪拜,亦无长幼男女之礼。
马韩人不以金宝锦帛为贵,不知骑乘牛马,唯重珍珠,以珍珠连缀衣袍为饰,或又将珍珠悬于颈垂耳处。
其男不戴冠帽,露出发髻,布袍草履。其人壮勇,少年有筑土室出力者,则以绳捆绑身躯,以臂吊坠大木,左右皆欢呼为健。
常以五月春耕前祭祀天神,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则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拍,十月秋收毕,亦复如此。
诸方国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又立神社,建大木以悬铃鼓,事鬼神。
辰韩宿老自称秦之逃亡人,避秦苦役,方迁徙至辰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辰韩人称国为邦,称弓为弧,称贼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