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热议中(1/2)
刘协在皇帝面前一向有面子,这时的他,就是被皇帝赐座,给皇帝陛下徐徐道来最近发生在京城的几件事。
说起来,人刘太师对于和夏家结亲这件事,有一定的重视程度。太师府打算向夏家提亲的儿郎,是三房第四子刘启英,也就是太师刘建的第十二孙。
刘启英在众多孙子中很凑合。
虽然加了个很,但也仅仅是凑合。
刘启英今年十八,还在书院读书。这不是到了月末嘛,是四月底了。按照惯例,书院都要在月末进行月考。这次考的是诗词,如果说别的,刘启英虽然成绩不好,但也能比划一二。
但诗词就算了,那是他短板中的短板。让他自己作诗,铁定不过。
这一年来,他的成绩很不好,如果再考不过,他是不是还能继续留在书院读书就是个问题了。
能继续读书自然有很多便利,若是不小心被他考中举人,那就是拿到了仕途的入场卷,为了家族,祖父也会为他筹谋一个不错的职位。
即使考取举人的机会渺茫,却也比家中闲坐好的多。他们府上子弟都一样,读书时的笔墨书砚、衣着花费,以及诗会应酬的费用,比闲坐家中的月银多一倍不止,甚至比已经出去做事的供给还要高些。
即使为了月银和各种花费,刘启英也得多在书院呆几年。可是这个月要考诗词啊,他有些着急。
好在他有门道,通过早就买通的书院院工,他得知了此次诗词的三个题目。当即就熟门熟路的花钱请人作诗三首,好好歹歹过了书院的月末考试。
但是这件本来很隐秘、且他也做过多次的勾当,不知怎的,竟是在书院传开了。
而且,这些传闻还有鼻子有眼,他的小厮在某某日、某某时,从某某巷子、某某落魄举人家中出来,连小厮手中叠着的两张纸的品质都说的清清楚楚。
这事没人举报,书院自然也懒的去求证。反正他又不是考的第一第二名,不过是个中流偏下的成绩,书院先生和教工哪里会费这个心思?
但是,听闻此事的人们,对刘太师居然会有如此不成器的子弟,都是唏嘘不已。太师的儿子还有两个不错的,但孙辈,那可就真没一个拿得出手的了。这一个,居然会为了一个月考就弄虚作假至此,可见其学问的肤浅。
刘建和几个儿子得知此事,也是气得暴跳不已。
就像之前说的,太师府和夏家结亲这件事,他们是慎重对待了的,在孙辈中,十二算是拿得出手的。没想到这个不成器的,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了。
人夏家女是和离妇不假,但人现在的本事那是光芒万丈,和离妇那小小的阴影,早已被照耀的不剩什么了。
他家这不成器、且品行不端的刘启英,若是再登门求娶夏家女,那就不是结亲,而是奚落夏家脸面,去寻仇了。
家法惩治刘启英自不必说,但太师府的财物状况依然需要化解。
于是接下来,刘建的六个儿子都跃跃欲试。当时提出要娶夏家女,而且还必须是嫡出子,这六位老爷那是相当不乐意、且不屑的。
不管怎么说,夏氏女也是和离身份,而且还是个经商的,听说不论外表还是言行,距离大家女子差的远。
他们这样的几十年走在朝廷顶端的权贵大族,哪能让嫡出子娶这么个女子?即使是庶出,那也得最拿不出手的,才能给那女子一个太师府孙媳的名分。
但是,这一切,在乔夫人和三房次女刘婧参加过夏家宴会之后,发生了变化。她们两人亲眼见到夏氏女,人家的仪态举止言行,绝不输于任何世家大族的闺秀和女眷,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好上一些。
这不,太师府的各位老爷和夫人太太们都意动了。
他们各房的儿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