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大的公平(2/2)
和程咬金等人,不由闻言脸色大变,马周和李义府更是震惊的张口结舌。
自家这个先生,这是吃了豹子胆了吧?
尤其是李义府,忽然就有些后悔,我这拜了个先生,不会被坑死吧?
这话都敢咧咧?
李世民脸色变了又变,良久端起酒杯,笑了笑。
“子安,你倒是敢说——不过朝廷应该也有朝廷的顾虑吧,你不是教导高明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嘛,有些事,总得给朝廷一些时间,慢慢来……”
王子安笑了笑,夹起一块羊肉塞到嘴里,一边美滋滋地嚼着,一边随意地道。
“所以,朝廷的科举,就成了半掩门的生意?既想选拔点寒门士子,掺和掺和朝廷,又想照顾那些世家门阀的感受——不过,你们确信,这种科举能选到自己想要的人才?”
李世民、房玄龄和魏征等人,不由默然。
他们其实比谁都明白,如今的科举,哪怕是那些寒门出身的,也和那些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是,话语权掌握在那些世家门阀手中,除非像王子安这样的,出手就是经典,以无可置辩的实力,横扫大唐士林,成为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否则,谁有才情,那得靠人家的追捧评点。
二是,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不仅面临着读书需要的高额费用,还要面临世家门阀对学问的垄断,对于这一点,虽然大唐在各州县开设官学,也收效甚微。
那些读书人,要想有所成就,大多会接过那些世家门阀递过来的橄榄枝。对世家来讲,是投资,对那些寒门学子来讲,是借势。
真正出身寒门,想要脱颖而出的微乎其微。
但,这是顽疾。
“子安,你觉得这科举该怎么考?”
房玄龄不自觉地身体微微前倾,此时他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自家陛下对这个年轻人如此看重,如此纵容了,恐怕不仅仅是那种种神异的手段,这份眼观见识就足以让人震撼。
这是宰辅之才!
他第一次放下身段,以一种向同辈讨教的姿态,看着意态慵懒的王子安。
“亏你还是个读书人——”
王子安乐呵呵地调侃了他一句,端着酒杯,有些无所谓地道。
“这还不简单?把试卷上的名字涂上,再任用专门人员誊抄一边试卷——给所有参加科举的学子,争取科举考试的最大公平——”
这已经是王子安第二次在自己面前提起这个问题了!
李世民闻言,不由神色一动,望着王子安,终于认真地考虑起了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若是如此,大家凭才学见真章,学生即便是科举失利,也心甘情愿——”
马周忍不住感叹了一句,目光崇拜地看着王子安。
自家这先生,果然是目光敏锐,直指要害。
房玄龄和魏征等人闻言,则不由目光闪动,眼中露出几分失望的神色。
子安这办法,听上去,虽然不错,但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哪怕是试卷涂名,恐怕一场科举下来,能顺利考上的,也多是那些世家子弟或者世家扶持起来的寒门子弟。
这就是大唐如今的现状,根本不是涂个名字就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