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闪避(2/2)
人,若是能对犬子有教,实乃是天赐之恩。只是,东方伯明里暗里观察,发现这对夫妇对犬子没有一丝多意。东方伯又几次请教,可老夫妇依然是喝酒吃肉要赏钱,其他事情一概不提。后来,东方伯实在不忍床榻夫人的叨咕,在热情款待第五个日头后送走了这对老夫妇。
这对夫妇走出了东方氏家,却没有离开村子,第二天,坐在了溪水岸头。
老夫一脸滑稽模样,形似矮瘦糙条,张嘴哈欠或是舔嘴讲话时,总能露出那如排蒜般的大凹牙;老妇面饼脸,如同死癞蛤蟆般的鼓眼泡,自带弥勒笑嘴,头上插着红绿小绣花。老夫别着快板,老妇背着一把二胡,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一对说书讲唱的。
小村的孩童们挤破脑袋来看怪人,陆续有行色匆匆的大人见着这对不正常的老夫妇而带走了孩子,只剩下些年纪稍大或是无法无天、无人看管的大青年和野孩子。
这些大人瞬间接走了孩小,倒不是无缘无故,原来在他们的心中都憧憬着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小村,能像七郎那般有出息,所以他们时常期盼着小村能再来一位儒装修者般的人物……然而,多年以后,小村子果真来了一位外人,确切地说,这也是一位怪人。
临村的这位怪人身上挂满奇异,有砚台、狼牙坠、牙骨、香薰铸等玩物碎件,耳朵里竟能掏出白玉璧,鼻孔里藏着鸡心石,受了前车之鉴,这位收古先生受到古安寨村人的热待,大人们扯着儿孙小辈们,希望得到收古先生的抬爱,收之为徒,走出小村,十年之后 ,载获而归,衣锦还乡。甚有家底的人家,偷偷拿着铜器、瓷器和古物来串后门。
不知不觉,收古先生第二天就在小村消失了,一同消失的还有两个孩子,两户人家开始还急得慌,后来便想孩子根骨清奇,是被收古先生带回做了徒弟……不过,可惜的是,这两户人家至今没能等得孩子归来,父亲临终前是多么希望见着孩子一面,奄息却不咽气,死成了僵体,体温却迟迟不凉,可是,最终还是没能等着孩子……直到父亲死去,埋进土,土堆长满野草,野草枯了又丰,丰了又枯,再也不能盼得孩子……母亲自也没了指望,便是如此,依旧身残志坚,在每天的下傍晚,太阳下山前,她便倚在门头,仰脸朝西眺望,眼睛从深黑到离黄,硬撑了五年载,最终仰脸瞠目,等死在院子的门头前。
村人们一直期待着孩子学得手艺,学艺有成之后,荣耀故里,或像七郎那样成为一位修者,待那两位孩子的家亲临终时都见不得孩子的身影时,村人们便不再心有期待,他们不在想两个孩子被收古先生带走做了徒弟这么简单……他们想,或许孩子死了,或许孩子没被收古先生收为弟子,或许当初孩子走丢了,或许那本不是什么收古的先生,而是拐骗贩卖孩子的恶人……
小村的人们不再期待外来高人,也不期望儿孙走出村子成才立器,只要平安无事,便理所当然和心安理得了。
所以,这对外来的老夫妇除了在慧眼识英雄的东方伯得到尊重和重视外,没多人愿意搭理,甚至是排斥和闪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