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跟踪(1/2)
选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下,丁武要了壶石忽酒、三个小菜。推开窗户,对着迎面而来的习习凉风,长长地吸了一口气。一身疲劳似乎便消了一半。
不一会,酒菜上来,丁武先给自己倒满一杯,酒未入口,鼻中已飘来一股熟悉的酒香。
丁武叹了口气,自从八年前,第一次在长临村喝到这种酒,自己似乎就被赵权给套牢了。之后稿城石忽酒楼开张,酒再没缺过,就不觉得其珍贵。
自高丽回稿城后,没了石忽酒,其他的酒喝起来寡淡无味,总是让丁武心如爪挠。他都有些搞不清楚,自己此次之所以离开稿城,前往辽东,到底是因为想兑现对赵权的承诺,还是因为想念这石忽酒。
辽阳既然有石忽酒,其实不一定非要去南京府,在这呆着,也挺不错的……
丁武将酒灌入喉中,努力地让酒液在喉中多停留片刻。酒一入肚,一股略带着躁热的舒爽感立时渗透到四肢的每一个角落。
丁武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嘴角微翘,喃喃低语道:“我傻啊!在辽阳喝酒,还得自己掏钱!”
又灌下三杯酒之后,丁武带着微醺之意,开始举箸对付桌上的三道菜。
此时,楼梯口,有一个小伙计又迎进了四个身着儒衫的客人。伙计一边在前走着一边说道:“你们预定的雅间,在三楼,诸位小心脚下。”
其中一人问道:“你知道是谁帮我们预定的吗?”
那伙计摇了摇头,说:“小的不知。”
其他人相视一眼,不再说什么,拾级而上。
丁武眼角从这几个人身上掠过,心里略微一惊,四个之中,有一个年约四十的长衫儒士,他倒是见过。前年随稿城军北上,经过燕京时,为稿城军尽心尽力筹措粮草的燕京行台郎中,正是眼前的这位姚枢。
另外一个王鹗,丁武在稿城时也曾见过,只不过跟他之前不曾交谈过。
丁武正犹豫着,是不是该起身跟他打个招呼。离他不远处一张桌边,突然站起一人,兴奋地对着那几个人喊道:“百一兄!百一兄!”
此人年过三十,身着单薄长衫,头戴青色方巾,脚着麻履。快步窜至楼梯口,对着那四个便是一个长揖。
王鹗面色惊讶地看着来人,随后露出一丝无奈之色。回了个礼,而后对其他人说道:“此人澄州x1王栖梧,王庭筠之孙。”
王庭筠,为金大定十六年进士,家学极其渊博,被人誉为“辽东夫子”。曾被金章宗召入馆阁,为翰林修撰。文采风流,照映一时。将之称为当时的北地文坛领袖,毫不为过。
其他几人听说此人竟是王庭筠之孙,不由敬意大起。于是将其延请上楼,只有王鹗在后,露出一些苦笑。
丁武见几个文人堆在一起,也失去了跟他们打招呼的兴趣,继续独坐自饮。
几个人身影刚在楼梯口消失,又来了两个壮实小伙。其中一个是蒙古人,另一个酷似色目人。走在前面的色目人,自袖中掏出一小块碎银,塞入带路的小伙计手中,低声吩咐道:“给我们兄弟俩的雅间,安排在前面那几人的隔壁。”
伙伴脸露欣喜之色,点了点头,领着他们往三楼而去。跟在后面的蒙古人,两眼对着二楼一扫,丁武赶紧扭过头,避开他的眼神。
直到几个人身影消失在楼梯时,丁武才回过头,陷入沉思。虽然他曾经在稿城见过王鹗,也不过一面之缘。他在犹豫是否要上去给他作个提醒,只是此时要冲上去,跟他们说被蒙古人盯上了,说不定反而会被疑心自己的意图。
这时,楼梯口,又探出了一个脑袋。丁武定睛一看,不由“噗嗤”一笑,这脑袋额肥耳大,鼻细眼小,竟然是陈耀!
还没等丁武起身打招呼,那脑袋盯着三楼快速一瞥,人便缩回一楼去了。
丁武心下大定,看来那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