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章 所见 所闻(1/3)
大名府城西、运河渡口,青衣笀鞋的黄纵背了一个包袱,夹在一众旅人当中,踏上岸来。
他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看了看远处巍峨的大名府城墙,精神一振,换了个肩把招文袋背上,向渡口边的一家茶摊走去。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平步青云,高官厚禄,封妻荫子,别人都是平生所学,卖与帝王家。他黄纵虽然是刀笔小吏,但也是声名颇佳,不缺吃穿,跑到这两河宋金交战之地来,他到底所图者何?
滚烫的茶水灌下去,额头的汗珠子全部滚了出来,身上也莫名的清爽了许多。
凡江河所至,日光所照,皆为汉土。
他黄纵,不就是冲着这一句话来的吗?
黄纵伸手去抓放在凳子上的招文袋,却抓了个空。
黄纵心里一急,“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四顾看去,只见前面一人拿着自己的袋子,正在快速隐去。
黄纵大声喊道:“抓贼!”自己向前追了出去。
窃贼马上窜入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两个百姓打扮的汉子去从前面奔了过来,堵住了窃贼的去路。
拿着包袱的汉子还想夺路而逃,周围的百姓一拥而上,那名窃贼被摁倒在地,动弹不得。
一个汉子上前,把窃贼抓了起来,绑上手腕,交给旁边的一人看管,自己拿着黄纵的袋子走了过来。
“这是你的袋子,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在一切核实无误后,那汉子才把招文袋递给了黄纵,笑道:“大官人,把你的袋子拿好了。以后在渡口上若是有事,就到渡口司找我们。”
黄纵这才知道,原来这汉子是渡口司的公人。他连忙致谢,过去付了钞,便欲离开,却被旁边桌子上两人的谈话吸引了过去。
“王兄,听说王相公在大名府城设了招贤馆,不知道是也不是?”
三缕长髯的王兄捋须道:“赵兄所言不错!大名府城内、城外都是贴了告示。上面说两河、陕西宣抚司招贤纳士,凡是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应试。各地百姓也可推荐,本人也可自荐。宣抚司会对来人进行考察,择优而取。”
赵兄笑道:“王兄当年在京兆府任上,百姓爱戴,官声颇佳,若是去了宣抚司,定能觅得一席之地!赵某在这里先为王兄贺了。”
王兄哈哈大笑,神情间颇为自得意满,二人端起茶碗,一饮而尽。
黄纵带好东西,离开了茶摊,大踏步向前而去。
来到了城门口,果然有许多来往的行人在那里驻足观看。
“时值乱世之秋,河北百废待兴,军政人才匮乏。宣抚司特面向天下英雄、贤才、仁人志士,无论男女、出身、高低贵贱、无论是旧有军、政贤达,或是乡野山林隐士,皆可前来应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恢复河山,求贤若渴。驱虏大业尚未完成,热血宋儿尚需努力。梧桐已成,望凤来仪,共图大业,天下幸甚!两河宣抚司。”
“各位都听好了!”
黄纵顺着铜锣声响起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公人站在一张桌子旁,大声喊道:“各位贤达,若是有真才实学,请在此录名,官府会送各位过去。到时官府相关官员甚至王相公,会亲自面询。”
另外一个公人大声喊道:“若是光会耍嘴皮子的,就不要去了,免得耽搁了大伙儿的时间。到时候混吃混喝,又被赶了出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黄纵心中恼怒,随即又摇了摇头,平静了下来。
自己是来渴望一展
胸中抱负的,又岂会在乎这些繁文缛节。
他平息静气,站在了登记姓名的几个士子之间。
好不容易轮到了自己,他上前拱拱手,说道:“在下黄纵,字循圣,苏州人,今年30岁,因列名元符末上书“邪等”的“党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