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章 一门三举(1/3)
蔚州,“燕云十六州”之一。位于河北两路西北,东临燕京,南接代州,西倚西京,北枕宣德州,乃是辽末时,辽宋争夺的要地之一。
天会八年十一月初三,云中路蔚州州城,金朝元帅府复试辽国及两河举人,招纳贤才。辽人试词赋,两河人试经义,主考官为大宋降臣张孝纯。
一推再推的大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的科举取士,终于在干冷的初冬季节拉开了帷幕。
听说这张孝纯父子自被俘以后,誓不愿为完颜宗瀚效力,以至于被软禁了三年之久。看来他此次出山,是打算接受金人的邀任了。至于其中的详情如何,谁也没有办法知晓。
一大清早,参加考试的举子就云集蔚州州府贡院前,因为发榜的时间乃是十一月初三,所有赶考的举子都到贡院这来看榜,期盼这个一飞冲天、出人头地的机会。
一旦高中,可就是头戴乌纱帽,进入了煌煌士大夫之列。以金人妄想统一中原,求贤若渴的心思,高中的人肯定会牧民一方,功成名就,封妻荫子。
和所有参加科举的士子们一样,赵洞、孙九鼎兄弟几人也是一大早就赶到了贡院外面,来看放榜的成绩。
金人模仿宋朝,高中之后,所有的贡士必须马上到礼部报道,礼部然后通知这些贡士,准备殿试。至于没有考中的举人,或进入国子监继续学习,或选择回乡继续学习,准备三年后的省试。
外边参加考试的举人有上千人之多,众人许多都是相识之士,众人见面都是相互致意,但却没有大声喧哗,毕竟都是久读孔孟之学、明晓礼仪的饱读之士。
看到孙九鼎兄弟,张洞等人过来,众人赶紧让出一条道来。这几人才华出众、久誉盛名,在北地士子当中可算是佼佼者。如果连这些人都中不了,恐怕能通过科举的人就寥寥无几了。
像这孙九鼎,字国镇,忻州定襄人氏。原是大宋政和年间的举人,后就读于太学,蹉跎十余载,没有博得功名。如今已年近五旬,为了出人头地,来这大金国碰碰运气,以改往昔颓运。
民以食为天。任何崇高的志向,都得先管饱肚子才行。尽管大宋的河北、河东也在招贤纳士,但也架不住许多人醉心功名的痴迷。
这里的许多士子都和孙久鼎一样,怀才不遇,满腹牢骚,没有出头之地的他们,只有另辟蹊径,求得壮志得酬,不负年华。
宋朝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省试和殿试。
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
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
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由于应试的都是举人,相当于省过了解试,直接参加省试。
金人的首次科举,则是仿效故辽,由故辽汉臣高庆裔、时立爱等人操办。考试面对所有读书人,燕云北地考词赋,南人考经义。
到了发榜的时间,榜单一张张的贴了出来,围观的举子们也变得激动起来。
一个乌纱红袍的汉人官员出来,开始唱榜。
首先唱的是辽人,中了的人一个个欣喜若狂,抱拳离去,惹起人群中举人们的羡慕和妒忌之情。
两河的举人却是不动声色,甚至有人微微皱起了眉头,挺直了胸膛。在他们眼里,这些北地的学子才学浅陋,粗鄙不堪,哪里是他们的这些人的对手。
“捷报!赵讳洞高中天会六年省试第一名词赋状元。恭喜啊,恭喜!”
赵洞红光满面,可谓是春风得意之极。频频拱手,向周围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