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关学(1/3)
对于王松来说,在陕西办一座高等的行政学院,既符合宣抚司在政治上的要求,也可以安抚陕西的士大夫,让陕西这块西进的跳板更加稳当。
从地理上来说,陕西也需要办理一座行政学院。大名鼎鼎的关学可以纳入其中的国学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员们,也就是将来的官员们,养成更好的精神操守。
而陕西,作为除河北“中华行政学院”的另外一所学院,这也是书院的一大普及。
仗要打,人心要抚慰,天下总要统一,教育也要办下去,王松想要的是开启民智,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教人做官,而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以河北以宣抚司为首的整个政治体系。
“关学”宗旨是为往圣继绝学,但儒家圣人之学,自两汉以下,而魏晋,而南北朝,而隋唐,千百年间,一直未能善续先秦儒家的学脉。无论生命之光,或哲学之慧,都未能显出来。尤其唐末五代之时,再到蒙元之治,华夏的文化生命萎缩堕落极矣。
直到宋初,华夏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师表,所谓“学绝道丧”,实未过甚其辞。到理学家出来,才复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性命(心性义理)之学,内圣成德之教,重新光显於世。思想的领导权从佛教手里拿回来,孔子的地位自然重新显立。
这一步“为往圣继绝学”的功绩,在华夏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可惜宋亡以来,士人心思卑陋,反而诟诋理学,这诚是学术上昧天良的一大憾事。
众人平时嘴上虽然挂着“为往圣继绝学”,但在“文字狱”下,又有谁敢真真切切,踏踏实实的去做事。
如今,继续先贤之学,这件事忠义军不仅做了,而且做的彻底,直接进入了官方的学堂!
华夏自隋朝以来,国子监就成了中央官学,为华夏历朝历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如今,在宣抚司治下,行政学院已经代替了国子监,成为华夏的最高学府,这也是宣抚司治下的一大改革。
“王伦兄,地要耕,城要建,学院更要一马当先,不然如何安抚陕西士人?”
王伦的公文到了河北,王松竟然马不停蹄地跑了过来。
“创办“行政学院”,把关学纳入的目的,就是让更多士子,学生得到更好,更高的教育,开启民智,把华夏各门学说的精华发扬光大,把“关学”发扬光大。”
“王伦兄,这陕西“行政学院”的第一任校长,就由你这个父母官兼任。学院里面可以设一个“关学”院,找一些“关学”的大儒担任。”
“相公,如今百废待兴,又是垦荒屯田,又是义务教育,行政学院,这些都需要银子,财政上恐怕是入不敷出啊!”
二人一番交谈,王伦立刻头疼起来。
没有了银子,任何事都是免谈。
“相公,陕西残破,下官接手京兆府各衙门的府库,总共只几万两银子。陕西多年战乱,要用银子的地方太多。恐怕抽不出来多少银子。”
“银子我来想办法!”
王松沉吟道:“我先从河北拨出十万两,两万两建学院,其余八万两,先把京兆府收拾一下,到处破破烂烂的,这还是长安城吗?”
“相公,耗费巨万,也只有先修修补补这样了。”
“相公,小人有一计,或许可解我等目前的燃眉之急。”
王松一惊,忙问道:“杨再兴,你有何妙计,快快说来,本官重重有赏!”
“相公,
王公,京兆府虽破败,但城中的富商巨贾众多,咱们可以弄一个“捐款会”,由京兆府当地的大儒出面,捐献的银两铭记在册,由“捐款会”负责保管和开销,官府不管银子,只是起个监管作用。”
“为了鼓励这些富商巨贾捐款,咱们在学院的门前立碑,把捐献者的名字和捐款数额列于其上,而且官府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