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钱山之战(上)(1/2)
七月的时候,郑成功派出援剿右镇黄山督前锋镇万礼、北镇陈六御、中权镇黄兴进剿海盗陈春,在肃清了闽海贸易的威胁的同时,给予了同安县清军以沉重的打击。
到了八月,郑成功决定以中权镇左营副将黄梧管英兵营,旧将吴世珍管游兵营,戎旗正总班杨姐管奇兵营,林文灿管殿兵营,陈埙管正兵营。继仁义礼智信五营而后,正奇援游英五营成立,并迅速的进入到了紧锣密鼓的操练之中。
同样是在于郑成功表现出了对海贸的坚决维护,这个月,郑鸿逵正式决定,将所部兵马尽数交给郑成功统带。去岁勤王,郑鸿逵将麾下大将萧拱宸和沈奇二人及所部兵马划归郑成功统领,郑成功授予了二人护卫左镇和护卫右镇的差遣。这一遭,郑鸿逵将追随他多年的另外两员大将——沈明和陈魁及其所部兵马交托给郑成功,郑成功授予二人护卫前镇和护卫后镇的差遣,并且将这二镇的兵马补全到两营千人规模。
交托兵马之时,郑鸿逵专程上了一次厦门岛,叔侄二人在节堂中对坐无言——郑鸿逵很想和郑成功再解释一下厦门一战的事情,但是他也知此事多说无益,又想问问陈凯的去向,可是一旦他母亲的态度,却还是没能出口。相对的,郑成功也不是没有想过向郑鸿逵说明陈凯的去向,以安郑惜缘之心,奈何这番话到了嘴边,却依旧是没有出口,最后二人仅仅是公事公办。
背叛的伤痕,会永远的存在于内心的最柔软处。抚平,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郑成功没有办法劝说他自己如曾经那般全心全意的信任郑鸿逵,对于陈凯的行止,就更是不敢随便知会其人。
礼貌性的告辞过后,郑鸿逵便乘船回返白沙去了。沈明、陈魁二人的部队,一个派往潮州北部协守三河坝,另一个则继续守卫揭阳地方。这两支部队的归并,于闽南战场而言并没有存在什么影响,但是对于潮州战场,却是一定程度上的补充。
郑鸿逵的归附,分裂多年的郑氏集团算是重新融为了一体。如果一定要算的话,郑彩还有残兵一两千,漂泊在海上,现在也没有个消息,基本上已经可以无视了。
整个八月,扩充了部队,完成了对郑鸿逵所部的吸纳。到了九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漳州府,一方面继续扩大他在漳州府地面上的影响力,同时收集粮草,缓解粮草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一如在磁灶时的那般,争取把清军引出城池,在野战中决一胜负!
九月,郑成功亲率戎旗镇、亲丁镇、左先锋镇、援剿左镇、援剿右镇以及前锋镇等六镇近九千大军登陆漳州府,大军驻扎于钱山一线,以待清军。
对此,漳州总兵王进知道郑成功不是善茬,力主持重,协守的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倒是不打算继续和王进这个家伙继续凑一块搭伙,有心跟上三省会剿的步伐,去江西杀那些战斗力孱弱的义军,就是碍着兵行凶险,意志不怎么坚定罢了。奈何,福建巡抚张学圣如今尚在被清廷质疑其能力的阶段,断不敢容着明军在漳州府耀武扬威,干脆派了副将陈尚智所部作为援兵,督促王进和王之纲出兵迎战。
九月下旬,陈尚智所部与王进、王之纲完成了汇合,抵近钱山与明军对峙。清军比历史上的这一战兵力更胜,而郑成功那边,由于潮州、广州的兵员补充以及军器局的生产效率提升,明面上的六个镇还是那六个镇,但是内在的实力却同样是今非昔比。
数日后,九月二十五,清军大军直抵明军钱山大营。郑成功出动戎旗镇、左先锋镇以及援剿左镇三部迎战于寨墙之外。
双方的兵力大致相等,无非是清军的骑兵占比更多一些。郑成功明目张胆的与清军列阵而战,王之纲和陈尚智跃跃欲试,那王进因为磁灶一战是被郑成功当面锣对面鼓的击破的,反倒是显得有些不安了起来。
“进攻吧,抚军老大人那边还在盼着捷报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