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七:论道(3/3)
一转。
轰隆!
浮玉山上大青莲,亦随之一转。
莲花一转,云雾皆散,天地异色。
日升月落,如伎人掌中跳丸。
前一刻,天清如碧,一转眼,斗转星移。
浮玉山上桃花开了又谢,玄都杨花散如飞雪。
杨柳阴里流莺飞舞,春江暖后野鸭争游。
才听罢惊蛰雷动,又见到清明烟雨。
“春。”
灰袍男子语气虽轻,落在李蝉心中,声如雷霆。
青莲再转。
旧皇城里夏气仍清,江都宫畔芙蕖满池。
街头巷内暑气如蒸,近城郊野蛙声蝉鸣。
“夏。”
青莲三转。
滺水滚滚,落木无边。晴空之上,一鹤排云。
黄叶丹枫,烟波浩荡。天高云淡,西风如刀。
“秋。”
青莲四转。
愁云惨淡,寒裘似铁。寒江辽阔,千里冰凝。
北风卷地,鹅毛大雪。天地昏瞑,万物伏藏。
却仍有青松不倒,白梅香寒,静待一元复始。
“冬。”
灰袍男子停手,莲花完整转过一周。
云雾涌动,又灌入浮玉山顶,遮蔽视线,天地再复原状,异象尽去。
青莲一转,观尽二十四时,李蝉心神震动,喃喃道:“这就是见天地。”
灰袍男子放开小青莲,“你的道呢。”
李蝉想到与母亲别离的渔家女,想到毕生献于剑中的老铁匠,想到常随魔、苍狴、妙音鸟、冬生,想到十余年来,见过的诸多妖魔。
他说:“众生也在天地中。”
灰袍男子击掌,赞道:“善!此即谓‘见众生’。”
“见天地是道,见众生也是道。”
“见众生……”
李蝉喃喃自语,眼中迷茫之色渐去。
他的意识逐渐清醒,眼前的云雾愈发迷蒙,山风渐隐,灰袍男子的面目,也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李蝉还有许多疑问,他朝中灰袍男子隐入雾中的身影问道:“石人的那位友人,成道了么?”
“他?”雾里传来一声喟叹,那若隐若现的身影,抬手指向西方。
“他在那呢。”
……
李蝉睁开眼。
大青莲、云雾、山亭、灰袍男子,都已不见。
他仍在种玉崖的洞府里,靠着石壁,夜风清凉。
前边,一颗妖星光芒晦暗,高悬未明的天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