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祖逖北伐(7/8)
东端沛郡郡治所在,控制了这一带几乎就控制了豫州一郡。可是下一步该向何处发兵倒让祖逖和刘秋一时为难,要么从相县沿水路北去睢阳,要么从陆上西去攻打二百里外的谯城,可是睢水上游河道更窄更浅,不仅大点的战船难以通行,补给的驳船也容易被从陆上截断;而西去谯城不仅路途过远,祖逖手下陆战只有三千步卒,一旦遇到匈奴大队骑兵便只有挨宰的份。
几人商议许久都没个头绪,最后还是李老八想起了董瞻,他在这一带跟着张平等人混了多年,或许会对这一带更了解些。董瞻果然没有白来,听说是问下一步的攻击方向,他拍着胸脯对祖逖道:“二位将军这种事找小人就对了,您可知张平和樊雅在豫州豫州坐拥淮水以北的沛、谯、汝阴等郡,为何石勒独独让他们把重兵都守在谯城?”
祖逖三人都摇了摇头,显然没猜到其中原委,董瞻这边又继续道:“现在石勒大军久在北方幽、冀等州征战,想要阻挡江东的司马睿和王敦等人北救洛阳就要将他们挡在必经之路的豫州以外。若论陆上对垒,王敦手中那点步兵根本就不够骑兵砍的,江东军队若想和北人抗衡唯有和从前东吴一样依赖水军,当年赤壁之战曹操几十万大军不也是折在南方几万水军手里么。可是水战需要河流经过的地方才可施展,从淮水北去只有四条支流可走,都可到洛阳以东黄河岸边的开封,最东面的一条从泗水西去经汴渠,可是汴渠这些年早已失修河道淤积接近废弃;第二条是西面一点的睢水,也就是流经我们这里的这条,可是睢水的上游河道窄浅又有北面睢阳钳制;第三条是再西面流经谯城的涡水,过了谯城水路经过鸿沟可直达开封,不仅岸边没有其他城防限制而且涡水汇入淮水的地方离寿春也还算近便,方便就近补给;更西面的颖水虽也算便利,可是沿途不仅要攻下汝阴和陈地,上游离中原重镇许昌不远,越过许昌便是洛阳了,许昌被石勒用重兵把守,南军除非想在那里和匈奴大军决战否则绝不能走那里。”
这一番精辟的分析让在场诸人茅塞顿开,祖逖用力地拍了拍董瞻的肩膀,高兴地说道:“这样说来若我军想凭水上优势北进,最佳路线就是从谯城沿涡水北上,那里西去百余里就是鸿沟,当年连楚汉争雄都难以轻易跨越的天堑,石勒定然难以阻拦。如此我们便可沿涡水向周边展开,更可进一步打通相邻的泗水和睢水,从这三条河流北去还可打通黄河南岸的兖州,那里离西面的洛阳和北方的冀州都还算远,石勒既要防备北面的鲜卑和乌桓又要保住西面的长安、洛阳、许昌和邺城这几处重镇,能分出进攻我们的兵力自然有限。从涡水出谯城北伐确实是比较可行的进军路线。”
北伐战略虽然定了下来,可是如何出兵谯城又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李老八马上又问道:“可是相县西去谯城有二百多里,我们在这段路上遇到哪怕是一千骑兵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怎料董瞻又笑道:“自投靠将军以来一直未立寸功,期间坞堡复叛又让我尽失颜面,如今就让我教二位进兵谯城之法,也好让将军感受到末将的诚意。”
董瞻施了一礼又继续道:“既然是走水路,我们只要从水路出击即可。从淮水出发进入涡水,第一站就是百里外的小城山桑,张平知道那里在水路上屏障谯城的重要性,专门派了亲信于武守在那里。不过山桑城小,几乎和我这里差不多大,只要我们派军队突袭,从寿春抵达谯城的水路便可完全打开。步兵从相县出发走陆路到西南的山桑二百余里,这条路远离北面不易被人发现,只是水军要兜一个大圈过去麻烦些。不过一个张平手下行主一般也就百战士,将军率几千军队隐蔽突袭只怕不用水军就能拿下于武。”
祖逖和刘秋都对董瞻的提议很有兴趣,可是步卒突击虽然诱人,祖逖终于还是抑制住了这样激进的想法,“我军现在不过数千之众,每战还是要尽量招降为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