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呼救(2/2)
的百姓。
若真向福敏县主说的那种不挑地方,这天底下种得满满的,还愁百姓能饿死吗?
于是当场有官员就喜极而泣、满面红光,跪着感谢老天爷。
“这是苍天庇佑啊!”
“如此喜事,不吟诗作对一番,实属可惜了。”说着,就有当场开始吟诗的官员。
甚至还有下人端着桌子和白纸就上前,现场画画。
林舒晴瞧着那画画的官员的衣着,大概是个四五品的模样,分位不小。
如今这场面流传到后世,便是什么朝代《百官挖薯图》。
在来几个专家,对着这画面讲解着。
说着在场来了什么官员,挖了多少,这红薯的产量。
估计,流传下去便也个博物馆珍藏。
光是看着他画,林舒晴便感觉自己已经看到了后世在博物馆里见到的导游讲解名画的场面。
这会儿有个小官凑到了林舒晴身边恭敬行了礼道。
“如此美事,县主是否诗意大发,想要吟诗作对一番呢?”那小官说着,用期待的目光看向林舒晴。
林舒晴脸上的笑容有片刻的僵硬,这不好吧。
红薯在她们那地儿,是明代后期传过来的。
诗人多出盛唐,盛唐没什么红薯呢。
“今日的要事是这红薯,我作诗与否比不上这红薯的产量。”
“大人们不如看看这山头的地里究竟能挖出多少红薯!”林舒晴故作深沉道。
“我怕我作诗,扰了大人们挖薯的兴致。”
这般托词倒也镇住了那小官。
跟着点点头,“县主所言分外有理。”
“不过这红薯便是县主您传授的法子种的,今日的盛事理应有县主您的一番功劳。”
“大人过奖了,这完是陛下的治国有方。”
吹来吹去,都离开不了上面那位爷。
反正吹上面那位就对了,国泰民安,繁荣昌盛都是他的本事。
这山一堆人围着皇庄喜洋洋的,临了拖着一大车的红薯,上面还用红色绸缎绑着,准备送到京城给百姓们瞧瞧,给圣上瞧瞧。
却不料,在路过一个小村子时,热闹的不行。
“救命啊!贵人饶命啊!”
林舒晴坐在马车里,周围忽然响起这话,她愣了愣。
她应该没听错吧。
便立马掀开帘子,瞧了瞧外头。
这外围的地方是一个小村子,有一排高头大马的侍卫站在村口的一家小院外。
这侍卫的穿着,俨然是宫内禁军的打扮。
屋子里传来凄厉的哭声,还有不停的喊叫声。
林舒晴正望着,马车也跟着停了下来。
不止是她,似乎二皇子也听到了这庄子边的声音,准备进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