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渗透喙石镇!(1/2)
公元1447年12月,低地玛雅南部(佩滕)旱季来临,佩滕伊察大湖西北岸的商贸小镇喙石镇(尼什吞奇契)也渐渐热闹起来。
许许多多的小舟来往于那座云烟缭绕、仿佛处于天界的湖心巨岛,给喙石小镇带来了伊察人工匠们制作的精美器皿,琥珀、棉布、蜂蜜、果酒、红木粉也在小镇中被诸多商贩叫卖着。
与伊察交换物资的则有来自佩滕伊察湖西北方密林中的“鹿主”之族克哈契人、来自“八狮之地”塔巴斯科平原的约科坦人、来自西南方“巨石丛林”拉坎东以及“猴子河”乌苏马辛塔河的乔尔人,不一而足。
夜蛇知道,其中来自西方墨西哥高原上的黑曜石、绿松石、胭脂虫染料、树皮纸、金器和银器等货品是喙石镇这里最受欢迎的,在这座四百屋小镇上,他与监察院伙计们本色出演,以纳瓦商人的身份来此兜售好货,狠狠地赚足了可可豆,也得到本地商旅馆的热情招待。
所谓“四百屋小镇”乃是至高领主萧尔陛下的说法——在完成人口普查和郡县建设之后,萧尔指示九原城(蒂博隆)将不同的居民点区分为不同的等级,经过多个部门的联席探讨之后,户部部主基策根据萧尔陛下的想法,按建筑数量而不是人口规模来划分城镇等级。..
这种划分非常直观——除开原有的王宫、城主府、神庙、球场、天文台等设施,一座城镇根据包括富家宅邸在内的民居的多寡,便能分成规模较大的“城”(诺卡赫)与规模较小的“镇”(卡赫),两者以两千座民居为区分指标,若是有民居数量恰好在两千上下的,则再看是否有高于三层的大型神庙、球场或天文台、城墙等设施来区分,有则为“城”,没有则为“镇”。
城镇的区分有着行政上的重要意义。因为在黑衣学派被安排到各郡以外,萧尔宫廷与九原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力度进一步加大了,因而政府分支被进一步安排到县一级,按照官部部主米亚茨的建议,萧尔要求各县都必须有一名县主,并设四名辅佐县主的阁主,分别负责财税、户籍、建设、裁决等事务,形成从中央到郡到县分别有九部、六厅、四阁的层级之分。
相比于不断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的玛雅帝国,夜蛇知道佩滕伊察在政治管理上已经逐渐落伍,现在他所身处的这座热闹的湖畔商贸小镇只是设了一名载主(辖区领主)来管理,并且那名来自昌家族的载主并没有对于治理工作多么上心,只是派了几位亲信在繁华的市场上收取贸易抽成,偶尔命几名武士殴打在市场上闹事的人员,仅此而已。
绝大多数时候,商贩、买家、本地居民、服务于这些人的奴仆在小镇中各行其是,这也令夜蛇与伙计们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经过这一年半的不断努力,玛雅帝国监察部的商谍们将间谍网铺开至芳域城(查坎普屯)向西及向南八十路卜(约320公里)的广大范围之内,“锁石之地”塔马克吞莽原、“八狮之地”塔巴斯科平原以及“巨石丛林”拉坎通都已经有了一些人们不知其真实来源的纳瓦商谍的身影。
相比于直接怼进克哈契人掌管的密集雨林,从西南方的莽原绕进佩滕盆地的大湖区自是更加优质的策略,得到坐镇雨木城(查克特马尔)的萧尔陛下的许可之后,夜蛇更加放心大胆地推行黑蛇计划,以至于在这个旱季,他也终于能亲自踏足离巨石城(诺赫佩滕)仅有一湖之隔的喙石镇。
“八狮之地”塔巴斯科平原西部有多座纳瓦人城邦,并且这些城邦互不统属,局势纷繁复杂,当地纳瓦人为求生路大量经商或担当雇佣兵,商贸之神鼻主(亚卡特库特利)保佑,夜蛇成功利用这种局势,宣称自己是来自塔巴斯科平原纳瓦人城邦的商人,伊察人根本就无法辨别真伪。
来到喙石镇之后,夜蛇便着手干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通过佩滕伊察大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