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谍战岁月

第786章 实在是没忍住(3/4)

目录

口有铁栅栏,需要经过三道岗哨才能来到李副主任办公室。

……

“欧阳先生,此事就拜托了。”程千帆双手抱拳,客客气气说道。

他面前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老者面色阴沉,冷哼一声没有理会他。

程千帆的面色也立刻阴沉下来了。

“程总,我代家师应下了。”旁边一个身材瘦削的年轻男子赶紧赔笑说道。

说着,他冲着老者说道,“师父,你身子不好,且先歇息去,这边由徒儿来招待程总弄过就行了。”

老者哼了一声,最后叹口气,一跺脚走开了。

“家师身子骨不太好,脾气也有些古怪,程总见谅。”阮金晶赶紧向程千帆赔笑道歉,解释说道。

“令师不是身子骨不好,看起来是太好了。”程千帆冷嘲热讽。

“程总是第一次来梨园吧,要不阮某陪程总您逛一逛?”阮金晶回避了这个话题,说道。

“倒也不是第一次来,只是没有正儿八经逛过罢了。”程千帆说道。

“那这次正好,阮某带程总好生逛一下。”阮金晶大喜,说道。

……

这是南市的一座坐北朝南四合院式的古建筑,是上海伶界艺人创立的梨园公所。

梨园公所初建时为祖师殿供奉伶人祖师爷老郎神塑像。

前厅、大厅东西厢房五间,呈口字形建筑,二楼上为伶界首领的办公室、议事房,伶人集会、活动在大厅进行,逢年过节祀奉祖师,香火盛。

民国元年的时候,又增建五楼五底及偏室六幢。

公所并购置义地、山庄数处,为收埋故世艺人之用。

公所还办有榛苓学堂,专收伶人子弟免费入学习艺,因为伶人子弟被人歧视不能入学,榛苓学堂后改名榛苓小学,其名称是由清末爱国艺人汪笑依所起,榛是桦木科落叶灌木,榛树上生长的球形坚果称作“榛苓”,取此名称是希冀老一辈要辛勤培养下一代,梨园繁盛之意。

“这便是孙先生所提字?”程千帆看着装裱悬挂之‘现身说法’四个字,问道。

辛亥革命时,京剧艺人也参加了革命斗争。

梨园公所组织伶界敢死队,从九亩地出发,攻打江南制造局,以京剧演员特有的武功翻墙攻入,引弹爆炸打乱了清军的阵脚,为上海光复立下了战功。

后来孙先生曾亲自到梨园公所与京剧艺人亲切座谈和摄影留念,当场挥毫书写“现身说法”匾额,以表彰功勋。

“这是复刻品。”阮金晶解释说道,“时局动荡,为免孙先生题字受损,师父他们将匾额妥善收起来了。”

“唔。”程千帆点点头,他又看了一眼那‘现身说法’四个字,“孙先生所提此四字,正合当下。”

他似笑非笑的看着阮金晶,“租界繁荣昌盛,与上海大有裨益,值此纪念之日来临之际,正需要梨园‘现身说法’与民同庆啊。”

他此次来梨园公所,是为了邀请梨园公所派人参加由法租界当局和公共租界联合举办之上海开埠九十六周年纪念活动。

方才那老者是阮金晶的师父,此人对于素来亲日的‘小程总’非常鄙薄,言语中更是‘毫无尊重’,拒绝梨园公所派人参加洋人的庆祝活动。

在老者看来,道光二十三年的上海开埠,是《南京条约》之强行要求,对于上海人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实乃屈辱至极的历史。

如此,梨园公所更不可去为洋人载歌载舞庆祝。

“程总说的是,说的是。”阮金晶赶紧说道,“能够为上海开埠纪念出一份力,实乃梨园公所的荣幸。”

他表情认真,正色说道,“我们要感谢程总给的这个机会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佬穿成女配(快穿) 刺杀墨一君的那些日子 这个玩家有点苟 将军的寒门小娘子 人在秦时漂到失联 小厨神[快穿] 偏执反派总在发狂[快穿] 少爷不想继承巨额遗产 古早文的炮灰女配重生了 莫名其妙去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