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争抢的香饽饽(2/2)
“廖院士他果然如同传闻中那样,堪称消化系统的活字典,什么都知道吗?”
众人都是又好奇又激动的神色。
廖庆仪院士这种活化石级别的人物,他们往常都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现行的医学教科书上,就印着这位大佬的头像。
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位就是偶像,是崇拜的对象。
赵培儒笑道:“见到了,一起共事了几天,老爷子还挺和善的。。”
他说了一些关于廖庆仪的趣事,满足了众人的好奇心。
众人听的终于过了瘾。
同时,看向赵培儒的目光,也更添了几分敬意。
那种最为顶尖的活化石级院士,他们接触不到,但眼前的赵院长却是已经能和其共事了。
……
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的张主任,正盯着墙上的组织架构图。
虽说他们协会组织,大事一般都是七位委员做主,但更多日常的工作,都是由他这位办公室主任负责的。
“七位委员,还少一位啊。”
眼前的组织架构图上,七个位置,只有六个贴着照片,最后一个是白色空白框。
自从之前这个位置的老院士去世后,这位置已经空白好久了。这样空下去也不是事,必须得尽快补上来。
可是,选谁上来呢?
这是个大难题。
消化科的工程院院士,和科学院院士,数来数去,就那么四十几位,现在还在世的,满打满算,也就刚刚三十五位。
这其中,绝大多数院士都特别忙碌,身兼数职,一心扑在临床一线和科研工作上。
也有少数院士,虽说还在世,但身体着实不行了,已经是退休状态,不问世事了。想要从中再挑选一名出来,担任这“专业委员会委员”大任,也非常不易。
近两年也一直没有选出新的院士,导致这个位置一而再的拖延。
“要不,选择‘非院士’人选?目光往下看看?”
张主任记得,不论是廖院士,还是秦院士,都曾经多次建议他,往“非院士”群体中选选,尤其是近两年没有评选出新的院士,实际上很多人的水平、实力和身份地位、社会影响力等等,都已经达到了院士的标准,是非常好的人选。
张主任手中,实际上也有几个名单。
其中,刚刚拿到“四个一批”基金,并且传闻引入“双镜”技术的赵培儒,正在名单当中。
张主任想了想,拿起了桌上的固话。
“给老院士们打一遍电话,问问他们对名单上这几位人选的看法。“
“先打给廖院士。”
张主任先给廖庆仪院士,这位份量最终的“首席院士”打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