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不入太庙(1/2)
(); 后世史学家喜欢将广德帝和逼死弟弟的郑庄公作对比,他们用某种春秋笔法,赞扬大齐第二位皇帝至纯至孝。
结果却适得其反,世人因此了解到刘堪的为人以及他阴暗残忍的内心世界。
共叔段与姜氏勾结,计划攻取国都推翻郑伯君位,得知真相的郑伯最终选择了原谅。
只是将弟弟流放,他的母亲姜氏,则被软禁,“不及黄泉,不相见也”,并没有赶尽杀绝。
也仅仅是没有赶尽杀绝而已。
和不孝不悌的郑庄公相比,今上可谓至纯至孝。
无论他对太后有着怎样的怨恨,自始至终,广德帝都保持着最基本的礼节。
他每天都会去坤宁宫给金虞姬和杨青儿请安。
各省进献紫禁城的水果菜蔬珍奇特产,李公公会按照广德帝嘱咐,第一时间送往坤宁宫,给两位母后享用。至于平日节庆,皇帝进献太后的礼物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两位太后对刘堪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不过看在刘堪如此孝顺的份上,也就没有过分计较了。
如果刘雨霏没有被叛军推上政治舞台,如果长公主野心没那么大,可以想象,在南京紫禁城,在皇宫深处,这样母慈子孝的场景会一幕幕上演,一直到两位太后老去。
可惜没有如果。
改变发生在长公主被流放均州后。
随着更多的刘雨霏党羽被逮拿、审讯,刘堪惊讶的发现,他的这位姐姐,父皇宠爱的长公主,竟有如此之大能量。
广德帝怀疑,此起彼伏的叛乱,很可能和坤宁宫的两位母后有关。
所以,从某天起,广德帝不再去坤宁宫,不再向金虞姬、杨青儿请安。
刘堪,和他父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长公主流放均州,标志着对抗新政的政治势力,彻底覆灭。
太上皇时代的勋贵大将,死的死,退的退,不再形成威胁——至少皇帝本人是这样认为的。
作为帝国统治的某种象征,或者说是吉祥物,年迈的金虞姬和杨青儿必须活着。
当然,也仅仅是活着。
刘堪对自己所掌控的武力颇为自信。
当各兵团将领因某种政治惯性,对广德帝还保持忠诚时,刘堪利用这种忠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除章东、蒲刚、卢象升,收服邓长雄,完成了对文武百官的真正控制。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截止广德七年年初,新政在各地推行取得辉煌成绩。
乡绅地主,重新夺回地方统治,文治取代武功,文官集团成为帝国新的统治基础。
农户、匠户以及其他“下九流”,回到了他们原本所在的位置,简单来说,就是奴隶地位。
妄图指望刘招孙执政几十年,就想改变延续千年的吃人制度,这是穿越者傲慢。
刘堪只是要让事情变回它从前的样子。
心中田园牧歌乡村秩序,终于恢复。
农民世世代代种地,工匠世世代代做工,士人读书为官,武人服从文官调遣····
刘堪的政治构想,与几百年前的朱元璋在明初推行的政策颇为神似。
两人都是心心念念各规矩,丝毫不逾雷池半步,朱元璋列出了不征之国,刘堪也有样学样,警告后代不要重走太上皇刘招孙老路·····
唯一的不同点可能是,广德帝心怀仁慈——至少他自己标榜是这样的。
他自以为自己绝对干不出动辄屠戮几万人这样的暴行。
武人作为新政推行的重要阻挠力量,已被基本清除。
如今,帝国的心腹大患,由武人丘八,变成了自己的姐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