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军制变革(1/2)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景泰帝的书案上便堆积了小山一般的奏折,都是山东文武官吏互相弹劾的奏折,以及朝中文武官员争辩的奏折。
对此,景泰帝心中也是烦躁不已,便将兵部尚书于谦召集了过来,准备听一听于谦对此事的具体意见。
很快,兵部尚书于谦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一番行礼之后,景泰帝便向其询问山东文武互参的事情如何解决。
于谦便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压制朝中和山东地方文官,同时约束武官一方。”
景泰帝说道“压制文官?为何!”
“陛下,此事皆由文官肆意插手地方武备事宜引起,故解决此事必须由此入手,同时为了稳定文官人心,也要对武官一方约束一番。”
景泰帝点了点头,便说道“对于朝中和山东文官,朕会传下旨意的。同时,兵部也要对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斥责一番,尽快将此事平息下来!”
于谦笑了笑,当即领旨。
几天之后,景泰帝下旨对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进行斥责,责令几人“不得肆意插手军事,各方谨守本职”!
同时,兵部尚书于谦也是以兵部的名义明发下文,斥责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骄纵”,刘君韬也非常适时的上书“请罪”。
不过,让景泰帝意想不到的是,朝中和山东的文官却是群情激奋,纷纷上书景泰帝,言明众人是一心为国,与祸国武夫势不两立!
一时间,朝中文官弹劾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的奏折持续不断,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发的多了起来。
眼见如此,景泰帝也是心中恼怒,便再次将兵部尚书于谦召到了御书房。
“如今为之奈何!”
于谦沉吟了一番,便拿出了一份奏折,说道;“陛下,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有奏折在此,请陛下过目!”
景泰帝闻言微微一奇,便让身边的太监接了过来,只见刘君韬在奏折中第一句便写道“臣,奏请裁撤山东卫所兵马,将其兵马合并至山东镇下辖,以震慑地方、节约钱粮!”
景泰帝见状顿时大吃一惊,暗道“这个刘君韬竟然有胆子在山东实行军制变革!”
其实刘君韬的这份奏折中,通篇就是在论述此时大明地方的卫所制弊端,提出现在山东各地的卫所兵马逃亡非常严重,已经无法稳定地方的安靖;而且各地卫所的屯田也被士绅、官吏、豪商等势力蚕食殆尽,无法继续为朝廷军粮;
所以朝廷应尽快在山东试行“裁撤卫所、转为营兵”的新军制,同时严查山东各地军屯土地,将被侵占的土地部追回,并且严惩侵占军屯土地的人等。
这一点景泰帝也是心知肚明,此前兵部尚书于谦已经多次上奏请求向国派出“清军御史”,以便彻底清查国各地卫所兵马的实际兵力!
此前,兵部尚书于谦便对各地卫所兵马的逃往情况了解颇深,并且在给景泰帝的奏折中提到
“臣等窃惟,自遣御史清理之后,近三年于兹矣,天下都司卫所所发册坐勾逃故军士一百二十万有奇。今所清出十无二三到伍,未几又有逃故!”
要知道,这一百二十万逃往的卫所兵马,已经占到此时大明账面上卫所兵力的三分之一了!
大明的卫所制度在开国之时可以动员大规模的精锐战兵,但是到了此时,大明各地的卫所兵马都是属于训练,而且普通士兵受到上官和当地士绅的双重剥削,生活异常困苦,以至于大明各地的卫所兵马都存在十分严重的逃亡现象!
而且由于卫所将官都是世袭制,以至于许多卫所将官都是无能之辈,只是由于祖辈的荫蔽而做了将佐。
这些世袭的将官治军不行,但是敛财的本事都是一绝,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