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赤斤卫(3/4)
都约好了,用各种文字和画圈签了约定,何崇安这才开始准备进城……他没傻到跟一帮匪徒谈诚信,以赤斤卫的人口基数,出现几十个不把承诺当回事的匪徒很正常。
他拿出约定,就是为了占据大义来杀人。
大义,就是人们即使因为内心私欲而暂不认同,也不敢明白提出反对的道德制高点。
对赤斤卫来说,让所有人吃饱饭,就是绝对的道德制高点。
攥住大义这件兵器,只要有人犯法,他就能杀人立威。
在这之后,何崇安做出计划,把军队拉上城,挑出几支百户部堵住哈密城,许进不许出,征用了十几间民房,把贵族全拉过去软禁起来。
紧跟着就派人把城内外各贵族宅邸、庄园进行查封,一应物资不论有用没用,统统造册征用。
最后粮食没弄到多少,倒是查抄了一大堆器物财货,而对私藏财货的士兵,何崇安也没全杀,只砍了六个头、剁了四只手。
私藏的刑罚,何崇安对处死的数额专门用心计算,把大部分没靠山的、有靠山但影响不大的统统保了下来,杀的六个人里,四个是靠山势力较大,需要降低他们威信;另外两个没靠山但私藏数额较大。
其他人,把私藏财货交出来后,统统拉出来编了百人的先登队,让他们戴罪立功。
不过何崇安的实际想法,是有靠山的能削弱羽翼,没靠山更好,能给他创造施以恩惠的机会。
如此一番工序下来,最后他让赤斤卫旗军把有限的酒、肉、粮都分了,士气大涨,倒是初步有了军队的模样。
至于财货,则由康良辅派人联系肃州卫的宋贤,商议能不能在肃州贩卖。
宋贤对这消息眉开眼笑,他这边正发愁呢,肃州的情况与河湟不同,不仅分地在这效果不大,元帅府的均田买赋在这也施行不了。
因为一来肃州是没那么多银子买粮,二来是以肃州卫现有钱财,也根本买不到供应元帅府大军的粮草。
大元帅又要宋贤在肃州征粮供应军需,他思前想后,最终决定肃州还是用卫所的制度,也就是种粮卫所收一半。
哪怕天底下哪儿的卫所都不行,但它的土地政策在河西依然是顶好的政策,因为河西的卫所制度不是明初才实行的,它在汉代就实行了,无非那时候名字叫军屯。
其实是一个意思,土地国有,分给士兵每户五十亩,种出来交一半粮,剩下一半自己的。
这个政策每朝每代都会拿出来用在边疆,因为边疆人少地多,只不过随着改朝换代的战争烈度升级,内地残破后也成了人少地多的环境。
到元末明初,早已实质分裂为南人北人两个民族的汉人在江淮流域融合重塑,在朱元璋的率领下展开狂飙,对燕云、关陕、云贵、两广的土地发起再征服,使全天下遍布卫所。
这本身就是那个时代北直隶加河南拢共四百万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
大明的人口在繁衍,政策顺应社会,也改造社会,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宋贤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只是搬出了老祖宗的那套卫所制度,肃州卫却立刻仓禀充足了。
就因为在刘承宗入关时的肃州内讧,死了一批人,留下来的肃州像一张白纸,套上卫所制特别好使。
眼下肃州军民交了粮,各家依旧留有大量余粮,宋贤是没法再征、军民吃也吃不完、卖又卖不出去,正发愁呢,突然赤斤卫搞来一批货物,把宋贤高兴坏了。
短短数日之内,一批粮草就运到嘉峪关上,让赤斤卫自己派人领走,剩下的东西他慢慢卖,卖多少给多少。
一下两边的燃眉之急都解决了,肃州的军户甚至向宋贤反映,他们最急缺的货物,其实是大粪。
肃州正在施行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