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死士(2/4)
的李鸿嗣,邀其一同出兵收复永昌卫,进攻刘承宗的粮道防线。
凉州城里的李鸿嗣收到消息就急了,赶紧写信邀他进凉州城……他并不介意出兵,大明的甘肃丢了大半,甘肃的武将有一个算一个都要为此负责,但凡有回马死战的机会,他们都应当为之一试。
但凉州城外是个啥局势,你曹文诏不知道,我李鸿嗣还不知道吗?
刘承宗的元帅府已经解体了,甘肃中部算一个部分,河湟算一个部分,古浪峡算一个部分,三个部分之间没有粮道,人家永昌卫的元帅军,那修的不是粮道防线,而是前线。
你三千军队是有实体的,怎么可能挥刀斩向虚无。
攻打永昌有难度吗?有一点,但李鸿嗣认为难度有限,只要凉州出兵,大概率能把永昌卫拿回来。
但攻打永昌有意义吗?李鸿嗣认为没有。
永昌的得失,对整个甘肃局势而言没有一点意义,从永昌到凉州之间是一片白地,打下永昌也没有让军民渡过整个冬天的兵粮,除了多出几千张吃饭的嘴,对大局毫无帮助。
倒不如他这支兵力进凉州暂时休整,争取两个月后在凉州城下与前来收粮的元帅军打仗,那才是能增加他们取胜筹码的战役。
但曹文诏很快回信,说他没有进凉州城躲避的想法,就要向西进兵。
李鸿嗣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敬佩曹文诏这种回马死战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他觉得曹文诏有点轴,好像意气用事了。
为此他冒险出城,专门跑到永昌前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曹文诏进凉州城。
军事一定会带来死亡,这是任何战术、兵器、战略都无法避免的,但人命又是宝贵的,人可以死,必须死的有意义。
你进山的时候,外面的局势是刘承宗有一条粮道,你袭击他的粮道,给整个军队造成混乱,即使赔上三千兵马的性命,也不是不可以,这叫拼命。
拼命只是一个副词,它不是目的,而是为目的去拼命,或者拼命达成这一目的。
送死就不一样了,这是个动词,只是描述一种行为。
这个时候人家自己把粮道扔了,你再袭击粮道就没办法达成扰乱敌军整个布防的目标,你冲破永昌,甚至冲进甘州,哪怕你盖世英雄,像个战神一样杀穿了甘肃,从肃州关外绕一圈又回来,只要路上死了一二百人,也不值。
李鸿嗣说,你真愿意拼命,我给你派兵三千,供应粮草、火炮,你往古浪峡方向进兵,去袭击刘承宗的后路。
曹文诏几乎被劝住了。
他之所以僵在这,不全因为他暴躁易怒或者过度迷信自己的武力,只是这一路上一直鼓动士兵,告诉他们此行的重要性,说多了自己已经有点迷信了。
出来突然发现局势变化,内心深处既有点接受不了,也有点下不来台。
但李鸿嗣这么一劝,曹文诏反倒能接受了,去偷刘承宗的屁股,也不算坏事。
偏偏这个时候,曹文诏手下的将领平安出来坏了大事儿。
曹文诏跟李鸿嗣正在军帐中密谈呢,手下千总平安从外边报告,进来先给李鸿嗣行礼,随后再给曹文诏行礼,完事咬牙切齿道:「将军,卑职在永昌敌阵壕沟前,看见了王自用!」
平安是曹文诏带进关内的部将,早在入关时就已经是都司了,跟他打了这么多年仗,如今反倒官职越打越低,就因为早年间在平凉一战丢了官职,又重新从小兵干上来的。
而平凉一战,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王自用和杨彦昌这俩前锋后阵把曹文诏扔到了外边,还卷走了他们的所有军器。
平安后来
尝试过告杨彦昌和王自用的状,但没用,根本没人听。
他们是客将,在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