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晒盐法(1/3)
弘治皇帝是一个好人,但要说是一个好皇帝就未必了。
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深了,以前又一味的倚重文臣,所以很多东西都缺乏主见,被文臣牵着鼻子走。
再加上又心慈手软,将祖宗留下来的好制度给破坏殆尽,其中破坏最严重的一个就属盐引制度。
他赏赐出去的盐引比起他父亲明宪宗多了很多倍,别的不说,单单是赏赐给张氏兄弟的盐引,每一次都是几十万引、几十万引的赏赐出去。
而张氏兄弟也是仗着张皇后的宠爱,仗着国舅的身份,犹如喂不饱的狼一般,时不时都要去找张皇后哭穷,而张皇后一个妇道之人,她更是没有主见,看不到长远的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弘治皇帝缺乏主见,缺乏长远的目光,不仅仅是张氏兄弟,这王公贵族、六部九卿之类的也都获得了很多弘治皇帝赏赐下来的盐引。
弘治皇帝自己都很抠,再加上国库空虚,内帑跑老鼠,自然是没有银子赏赐的,只能赏盐引啊,税赋权啊等等这些东西。
像内阁三阁老,六部尚书都获得过弘治皇帝赏赐的盐引,至于朱姓王爷什么的,很多都被赏赐了获得封地的税赋权,又或者是允许这些王爷大肆扩张土地等等之类的。
看起来是不花钱就办了事情,笼络了人心,获得了好名声,但真是的情况是本来运行就已经出问题的盐引制度彻底执行不下去了。
商人们辛辛苦苦运粮去边境换取的盐引却是始终提不出来盐来,因为上面还有王公贵族,六部九卿等等这些人的盐引占着窝着,他们的盐不提出来,自然也就没有下面这些商人的事情。
如果赏赐的盐引不多,商人们等一等也就算了。
可是弘治皇帝赏赐出去的盐引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有很多的商人纵然是手中空有盐引,却也是始终提不出盐来,要等上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够轮到自己,而等几十年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
因为这极大的打击了商人运粮到边镇的积极性,进而也是让盐引制度维持不下去了,所以才有了弘治五年,叶琪提出来的盐引制度改革,用纳银开中取代了纳粮开中。
所谓纳银开中,指的是商人们不需要在辛辛苦苦运粮食到边镇去换取盐引了,只需要向朝廷这边缴纳银子就可以换取盐引,朝廷手中有了银子再购买粮食运输到边镇。
看起来似乎好像也是说的过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一样。
但真实的情况是,商人们每年缴纳的银子越来越少,因为偷税漏税是商人的本性;而这收上来的银子,按理说应该是专款专用,专门用来购买粮食给边军。
可明朝是文人掌权,对于军费,他们恨不得削减的干干净净,这粮食变成了银子到了户部的手中,自然也就是户部说了算,哪来填补下其它的窟窿啊、用来给大家发发额外的补贴啊等等之类的,总之这些银子最终能够落到边军头上的就没多少了。
所以边军就变的困顿不堪,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成了大问题。
以前是商人源源不断运粮过来,至少来说这吃饭绝对不成问题,多出来的粮食还能够用来换换其它的军需什么的,军需有保证,也不用看那些文臣们的脸色,更不需要求爷爷告奶奶的求他们拨款买粮食。
现在就不一样了,没有商人运粮,上头拨下来的银子层层克扣,这到了普通士兵的身上,可能大米、面粉就变成了槺麸,吃饭都是问题了,更别说其它的军备方面的事情了,这哪里会有什么战斗力?
朱元璋要是知道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好国策竟然就这样给败坏了,估计都会气的立刻从棺材里面蹦了出来。
好好的一个盐引制度,一个足以保证边军军需的盐引制度,硬生生的就让后辈子孙给玩蹦了,这也是明朝最后灭亡的一大重要原因。
到了明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