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有目的的邀请(2/2)
新盘饰、经营理念等各个方面。
曾经,他说过一句话,说‘如果自己出名的话,那基本上全都是靠他写出来的!’
在创意菜谱上,钱以斌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派系。
后来他发现单单走这一条路,完全不能让他满足。
于是,他又发现了另外一条‘罕有人迹’的方向。
根据全国烹饪协会的资料,全国知名度排名前五十位的烹饪大师,清一色全都是炉灶师傅。
也就是站灶师傅,或者通俗来讲,就是炒菜师傅。
面点师、冷菜师傅竟然无一人进入前排名单。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钱以斌开始向冷菜方向发展。
收集改善资料,并推出了一系列融合中西元素,以及国际上流行的分子美食的创意冷菜。
他出版书籍、授课,传播冷菜新概念,将看似相同的食物,做出不同的风味。
把各种冷菜所需要的酱汁配方数据化,稳定了口味,还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在冷菜方面掀起了新的革新。
暨海派新潮菜以后,又成为了中餐创意盘饰创始人,在冷菜上确立了新的派系。
后面更是通过这两大成果,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走上国际烹饪的中国名厨。
被全国烹饪协会和名厨委员会,吸纳为专家组成员之一。
单就今年一年,他相继被邀请,到世界顶级厨师挑战赛亚洲区选拔赛、fhc中国烹饪艺术大赛、和中餐烹饪世界锦标赛担任评委职务。
可以说在这方面完全领先了声势正旺的杨振兴好几个身位。
而杨振兴,也正是看中了钱以斌在中西融合菜方面自成一家的独有理念,特别点名邀请对方,希望对方能加入国家烹饪队教练组,成为烹饪队教练。
仅仅依靠钱以斌一个人,完全能在冷菜到热菜上,都能给予队员们巨大的指导帮助。
关键在参赛作品设计上,也能许多有实际利用价值的建议,帮杨振兴分担许多工作。
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可以说,邀请叶卫和钱以斌,杨振兴目的性都十分明显。
一个在西式糕点、甜品方面有很高水准,一个在中西融合菜方面,热菜和冷菜都是国内一线水平。
之前教练组不是担心大赛评委几乎以西餐专业为主,中餐评委少之又少。
如果完全以传统中餐烹制的作品呈现,不会得到高分吗?
现在杨振兴请来这两位,还有必要像之前那么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