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有关文化输出(2/4)
真的很有戏剧性。
华夏有句话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身在他乡,做这道菜照顾不到家乡人,就只能照顾一下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了。”
接下来,洛泉开始正式讲述佛跳墙的具体做法,包括干货的泡发、闷煮,高汤的熬制、扫汤,已经大火中火小火的控制。
事无巨细,多如牛毛,综艺里的洛泉更是连续三个晚上没有谁一个踏实长觉。
因为从来不用化妆品,加上镜头的特写,洛泉向来明媚照人的面容也是罕见地出现了黑眼圈,看上去也是略有些憔悴,实在是让一帮观众我见犹怜。
这下,大家都知道这道菜为什么要那个这么贵了。
这简直就是在拿生命去熬一锅完美的汤啊,难怪味道能这么好。
而在综艺的最后,佛跳墙出锅的那一刻,刺眼金光先从里面蹦了出来,伴随而来的是激昂慷慨的《万里长城》。
这是洛泉刻意加的特效与音乐,要的就是这个气氛。
虽然前两期综艺也用过这个,但观众们觉得从来没有一次能像这一刻让人觉得如此震撼。
这大概就是洛泉在第一期的时候,说的所谓“技近乎道”的真实体现吧。
相比起来,所谓的匠人精神,在这种“道”的技艺面前,也是矮了不止一头。
那么,“道”,具体又是什么呢?
洛泉并没有详细讲述,只是告诉所有观众:“如果想要知道这个答案,那么不要犹豫,立刻去华夏寻找吧!”
三句话,让飞往华夏的人次多了十八万。
相信这些人不管能不能在华夏找到所谓的“道”,都觉得可以收获和之前旅游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毫无疑问,《舌尖上的华夏》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做到了变现,影响力是相当具有轰动性的。
国内对于洛泉的作为也是这样夸奖居多,不过也有些声音认为洛泉对华夏文化的一些理解和诠释并不准确,有些片面。
这一点洛泉也承认,因为你要让外国人去理解,肯定是需要一些改编的。
但改编不是乱编,关键的地方她可从来没有胡来过。
而在看到洛泉在文化输出方面如此成功后,也是出现了一些声音,想要让洛泉弘扬一下音乐、电影。
毕竟美食这么冷门的题材能火,其他题材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才对啊,以洛泉的影响力,说不定可以让华夏文化走上世界主流也说不定。
对于这种异想天开的人,洛泉直接发动态回复:
“音乐电影这些,咱们先把国内这一亩三分地搞明白了再谈输出吧,抖音那么多红歌热曲,先慢慢“消化”完了再说吧。”
这个评价就有些夹枪带棒了,不过这就是华夏的现状,你心气再高,基础没打牢凭什么输出别人?
典型的刚学会走路就想着博尔特比赛跑步。
当然,国乐并不在此列,华夏的传统音乐水平绝对是够看的,但她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到处巡回表演上面。
而且如果是只演奏一些传统曲目的话,恐怕效果也不见得能很好,所以这方面洛泉暂时并不打算触及。
思来想去,洛泉还是将目光放到了戏曲上面。
或者说戏腔,她觉得这是能让戏曲更容易得到大众接受的方式,毕竟戏腔唱法偏流行,抓耳程度上更具优势。
当然,光有听觉刺激肯定不行,视觉上的刺激也是戏曲的一大亮点。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洛泉从商城兑换了一套化妆用的油彩和花旦的行头,去到了她在纽约常去的那家摄影楼。
首先,换上衣服,或者说唱戏的行头。
虽然是在商城里兑换的,不过却是洛泉按照前世记忆里一个游戏里的戏服所进行的定制,原本是没有的,不过稍微要多花一些热度值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