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榨干朝鲜(9/9)
以让朝鲜望而止步了。
将朝鲜的都城迁到义州,是方世玉和内阁诸臣,商量了许久才得出的结论。
义州,无论是从海上,还是从陆地,朝鲜背靠大明,可以不惧任何外部势力的入侵,他们依靠大明朝廷的时候,可以安心发展,他们想要搞动作的时候。
大明朝廷也可以旦夕之间,数万大军兵临城下,封锁海域,更何况,义州是个荒地,城池建造,布防,完全由大明控制。
城多高,池多深,完全是明朝廷说的算。
虽然大明割舍了一个义州,但同时也获得了朝鲜境内为数不多的咸兴平原,朝廷在辽东的产粮地又多了一块。
而大明在朝鲜东部沿海地区的版图,也将大明的海军港口延伸到了整个外东海。
用一块百平方公里的荒地,换一块平原,将大明在外东北海域的沿岸连成一片,同时还可以完全控制朝鲜官府。
这个买卖,方世玉感觉自己并不算赔钱。
他已经将整个朝鲜榨干了。
李芳干,李芳远,他们在朝鲜做了什么事?
无下限的搜刮民脂民膏,掠夺财富。
他们掠夺的财富去了哪里?
极少部分的进了大明国库,七成进了方世玉和七军都督府的口袋里,整个朝鲜的经济已经崩塌,这个时候,大明宝钞成为朝鲜名义上的唯一通行货币。
这结果,方世玉已经相当满意了。
非是方世玉满意,文官们,勋贵们,大家都很满意,朝廷开疆拓土,他们赚的盆满钵满,虽然分赃严重不均,文官的比例少的可怜。
但至少这笔钱,在皇帝和同僚的眼中,这是合法所得,是坐地分赃的合法赃款,这种钱再多,朝廷也不会认为是贪赃受贿所得。
文官大老爷们,第一次尝试到,原来当官赚钱,不是要欺上瞒下,忽悠自己治下的百姓榨取利益,榨取其他国家势力的子民,赚取大额利润的同时。
微微施舍一点给自己境内的子民,非但可以被治下百姓感恩戴德,乃至于建造祠堂,供奉长生牌位,还可以不用担心锦衣卫上门查账。
活的相当滋润。
大明剿灭朝鲜叛军战争,彻底给大明的文官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方世玉也亲手打破了自己定下的,想当官别想发财,想发财别想当官,毕竟他和七军都督府分了大额利润,总不能真的让文官们干瞪眼看着。
哪怕是给点汤喝,让他们少在背后使绊子,拖后腿,方世玉也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买卖。
自古以来,华夏王朝就没有因为外部力量而国破家亡自古以来,华夏王朝就没有因为外部力量而国破家亡的,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是从内部开始,或是内部政体结构出现了问题。
华夏人不在内里斗,将目光望向王阳大海,难以想象,这些文官大老爷么,为了赚取利润,会做出什么样的疯狂事
但这些,方世玉选择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只要他们不动国家公共的利益,纵然在利益上方世玉让出一点又算的什么?
利益,又不是权力必须分文必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