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岭村(四)(2/2)
施法似的,听着听着我就困了。”奥尔泽对学堂实在没什么好感,皱着眉头大吐着苦水。
他自小在部落里长大, 无拘无束野惯了。进了学堂却整日要规规矩矩的坐着听课、念书、写字,学这学那的,他不习惯极了。这样的情况村里很多孩子都有。
特别是那些高丽、倭国还有归化民的孩子,他们逃课的情况非常普遍。那些村民们也不太重视自家孩子书念得好不好,甚至字儿认不认得全都不关心。
若不是这是村里硬性规定,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必须去学堂念书,他们估计都让自家孩子去地里帮着挖土了。
倒是那些汉人和汉化比较深的契丹、蒙古、奚人以及少数部族,对念书这个事儿比较重视。
奥尔泽就没少因逃课的事受养父格朗日的训斥和打骂。可惜奥尔泽骨子里就是不想念书,管教起来也着实难有成效。
不过除了念书以外,奥尔泽都学得还不错。比如放养牛羊、割草、喂猪、打猎、骑射什么的,都是一把好手。放在漠北草原,算是一个好苗子了。
“不好好念书,将来连当兵入伍都选不上。封侯拜将的,就更别指望了。”牛大宝语重心长的告诫着。
他在军队的时候,扫盲班可是学得很勤的。但是脑子实在没别人灵活,很多东西书记官讲过了,愣是记不住。因而好几次根据军功可以升迁了,却是因字儿认不全,被别人比了下去。
目前大明的军队里,军职越高,升迁时对文化上就要求越高。起初还只是以字数的多寡来论,等到升任千夫长时,可能就要考较写文章的水平了。
当然,这和传统的四书五经不同,写的文章多是针对战场的阐述、情报传递以及问策方面的,等到成为万夫长,还会着重考较兵法的。
虽然牛大宝在军队中比不过旁人,但是退役时还是捞到了一个村长的位置。如果他学得还能更多一些,说不得还能带着家人选个靠近上京或是辽东、山东的村子或镇子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