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3/3)
备而落罪之臣更不知凡几,如何甄别的过来?
事有轻重,权有缓急。李承志又建言,如北地各边镇,南地与南朝为界之各州,应重点宣抚。
但八辅只采纳了一半:宣自然可以,但抚就算了。
其实就是舍不得钱……
如今多说无用,只能想办法补救。
至少先要搞清楚,源奂与陆延是不是铁了心的要反,已准备到了哪一步?
稍一沉吟,李承志低声喝道:“元谳!”
“属将在!”
“我稍后修书两封,你持我令信,连夜送到夏州。其中一封送予武卫郎将元鸷,令他与元熙即刻出兵,赶往沃野……但切记,需化整为零,潜踪蹑迹,绝不可打草惊蛇……
另一封送予高刺史,令他即日整军,往朔方挺进,扼守要冲,以免我腹背受敌……”
“元琰!”
“末将在!”
“我再修书一封,你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泾州,交予姑臧伯……若大军未至,即刻迎河南下,予半路迎截……”
“遵令!”
见李承志号如边珠,杨钧满脸惶急。
“你意欲用元鸷、元熙的两千骑兵,平定沃野?”
李承志不由失笑:“怎可能?”
沃野镇常驻兵虽只有五千,但在籍兵户足近有三万。
这三万户,每户至少有一位可受征的壮丁,不然就会取消户籍,收回土地,妻女配于其他军户,老幼的男丁则会沦为更低一层的奴籍。
且但有农闲,镇民就要受训,故而皆是家中备甲备枪,拉出来且但有农闲,镇民就要受训,故而皆是家中备甲备枪,经年接受过训练,拉出来就能成军的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