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魏春

第六零八章 喜报(3/4)

目录

又低声问道,“一时琐务,也未顾上过问:甄别镇军细作之事,如今如何了?”

不说还好,一提这一茬,李承志就阵阵后怕,如此冷的天,额头竟隐隐见汗。

好个罗鉴,将计就计之计用的炉火炖青,李承志险此就被将了一军:那先期归随于西海的万余溃军中,近有五千皆为罗鉴中军,而非普通镇军。

用意自然是浑水摸鱼,待罗鉴率军进犯西海之时,便会猝然起事,里应外合。

好在李承志够谨慎,先是入境之前,就令李时予居延湖畔就地缴械,而后打乱重编。

然后又令李显近似劳改一般强制改造数月,更是阴差阳错的请达奚为主事,再以怀柔之策攻心。

特别是这最后一步,就如神来之笔:达奚上任还不足十日,竟就有镇军旧将来套他口风,称可为达奚臂助,但凡他一声令下,这万余丁壮无敢不从。

达奚性情敦厚,但却不是傻子:在李承志的诸般分化手段之下,更由李显这个一根筋强行镇压数月,这万余镇丁还何来的万众一心?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了一跳:拢共一万两千民壮,镇军溃兵就有九千余,而其中足六成,竟皆出自武川都督府?

哪有这么巧的事?

再一细查,自然水落石出:虽普通士卒皆不知情,但授罗鉴密令,潜于民中的副将、军主、旅主、队主等足达百余位。

只要时机一到,就可互相串联,蛊惑兵卒,乃至是归附不久的民壮共同起事。

所以多亏了达奚,堪称大功一件。李承志知恩图报,迁达奚为军部副主事,彻查此事……

李承志徐徐吐了一口气:“已近尾声,不日就会诛除首恶,再将兵卒重新编营……”

那就好!

张敬之和李始贤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如今西海正值风雨漂摇之际,能多一个兵,就等于多一份自保的力量,所以这二人才如此慎重。

其余不论,这五千可是罗鉴的帐下中军,皆是百战精兵。只比战力,比秦梁二州归附而来的降卒不知强了几倍。

若是不持火器,便是白甲旧部也不一定敢言胜之。若能将其收服,自然是如虎添翼。

当然,短时间内肯定是不敢重用的,这些兵卒皆为精挑细选的屯户子弟,且平时待遇优厚,家人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可谓授罗鉴之恩,也其归附感不低。

但若是败了罗鉴,或将其降服,自然也就不成问题,稍加操训,便是强军一卫……

李始良又道:“依我之见,趁冬日农闲之时,不如再征些丁卒,细心操训两三月,便是不能上场杀敌,但至少也能充为后军,运送粮草,筑挖壕寨……”

征兵?

李承志沉吟少许,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若是将这一万镇军打乱编入各卫,西海之兵力便已逾五万之数。而加上新近收编的镇民,举民户也才堪堪十五万。

如此一算,基本三户中就有一丁为卒,几乎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

而且这还是在西海无田可耕,且余粮不少的前提下。

但如今已令近半民户迁至表是、临泽两县,举两县少些也能屯田数万顷,待开春后定然要垦田、复耕。而且还要迁至少三成的牧户往山丹马场,是以莫说征兵,估计足四成兵卒可能要解甲归田。

而李始良如此担忧,也是基于对火器认知不足,依旧还停留在“打仗先论兵力多寡”的基础上。认为李松与李亮再是擅战,怕是也难敌元鸷与罗鉴的十余万大军。

但李承志却有信心:罗鉴不好说,但吃掉元鸷绝无问题,到时就是此消彼长,至少也能降俘上万兵力。

若是运气再好一些,李亮与李丰再能大败罗鉴,怕是还能在一万的基础上翻个好几倍。

而到那时,以朝延如今捉襟见肘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津门第一开始 深渊里的修骑士 五行修仙记 这个沙盒游戏不靠谱 带着系统称霸NBA 狼胥 日娱之过往 穿越年代农家女 港综世界的警察 赛博飞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