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澄清真相(1/2)
好酒下肚,李明超已经有些飘飘然,饶是不怎么上头,但精神层面来讲,相当于做了个全面的大脑spa,喝完那叫一个舒坦。
趁着大伙儿刚刚散工,李明超也对下一步的生产工作做出了详细安排。
首当其冲的就是招工了,之前招的学徒都是李明超自己找的,虽然找的人也都还机灵,但他毕竟不是酒师,选工方面还欠缺一定经验。
这次就由老洪亲自把关,再招五名学徒,才能基本满足接下来的用工需求。
紧接着就是新增厂房,其实在回来之前,这个问题李明超也一直很头疼。他一开始的方案是打算把酒厂周围的大片竹林砍掉,但仔细一想,这绝对不可行。
一来是增加的这些面积并不实用,竹林毕竟是环形的,要是修个民居起来倒还绰绰有余,但做厂房就显得太窄小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环境温度。一旦砍掉这些竹子,酒厂内的每日光照时间和平均温度就会有所改变,这样很可能会改变酒曲发酵环境。要知道一窖好酒最关键的时间就在于发酵阶段,任何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最终的成品口感。
所以回来之后李明超必须另外开辟一块厂址,最好是和老厂的环境相仿,距离相近。
幸运的是,杨家沟有一户居民最近正打算搬去城里住,虽然住宅不卖,但耕地可以随时出手。而且这地方的地势高度正与老酒厂相仿,可以说是让李明超的运气给撞上了。
说是卖,其实是转让使用权,这个年代的《土地管理法》还未进行修正,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低价转让土地的情况,大家早就对此习以为常。
这家总共一亩七分耕地,转让费在一千三左右,再加上通过周会长帮忙出面讲价,可能买地成本能压缩在一千上下。
建房的费用就便宜一些了,厂房毕竟不用住宅那么精细,也不会向上堆楼,所以地基建设十分简便。包括后续各种器材的购买,总共算下来也能控制在七八百的样子。
这么一合算,手上的钱应该是足够用的,订单尾款到账之前,酒厂的正常运营收入也正好能抵消这三个月的员工薪水和生产消耗。
到时候等尾款到位,李明超手里至少能拿到六七千的进账,这已经完全超过了之前开张的投资额。说实话他也没想到酒厂能在半年之内完全回本,看来下一步设立分厂指日可待。
除了安排生产工作之外,李明超也得着手解决几个小事情。
一是山货特产的收购问题,他之前搞的那个高粱酒套装市场反响不错,在展销会上也大出风头,说明这东西是绝对有搞头的,以后甚至真的能创立单独品牌。
但目前李明超并没有稳定的拿货渠道,之前那一百多斤山货还是全靠王军去办的,以后如果要大量贩卖这玩意儿,就必须找几个常住山沟的本地猎户长期收购。
其次就是安装电话,虽说李明超现在的酒厂还是小打小闹的规模,但他毕竟已经开始走外销道路,品牌知名度也会逐步提升,如果没个联系电话实在不像样。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个年代安装家用电话并没啥必要,而且费用还挺贵,所以普及率连人口百分之二都不到。尤其是稍微偏远的农村地区,装之前还得专门架线,所以安装在杨家沟这种半山腰暂时是没指望了。
他打算直接把电话装在自家门店,县城里架线方便,营业员也能随时在工作时间接听。至于什么手提电话大哥大,目前还没这个资本玩那些。
这几天里,李明超又开始在县城和林岗村连轴转,酒厂的扩建也开始稳步进展。虽然每天空闲时间依旧很少,但比起刚刚建厂的那段时间要轻松许多。
整日忙碌之后,李明超也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哪怕是来自三十年后的高材生,他毕竟也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除了社会经验需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