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线布防(1/3)
,后汉长夜
梁祯声称孙坚才是名副其实的反贼!这一说法当即令包括董卓在内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因为董卓先前虽说将关东的群雄全部定性为反贼,并且列出了一系列的罪状,然而这一切的指控,都跟关东群雄指控董卓祸国殃民一样,都是属于毫无意义的口水仗,既抢占不了道德高地,也不能给对方的士气造成丝毫杀伤。
但唯独孙坚擅杀两千石这条例外!因为在汉律当中,擅杀两千石大员是板上钉钉的谋逆行为!而且这南阳太守张咨是颍川人,正儿八经的士人出身。董卓完全可以指着关东的群雄的鼻子骂:你说我祸国殃民,好啊,孙坚连续杀死了两个两千石大员,妥妥的谋反行为!可你们呢?竟然还跟他同一阵营!
说我董卓滥杀士人,好!被孙坚逼得吞金自杀的王睿就不是士人了,被孙坚捏造罪名杀死的张咨就不是你们中的一员了!可你们呢?为什么兴兵讨伐孙坚?还不是因为你们心中所想的,就是挟持汉帝,独断朝纲!
“多亏了你啊祯!”董卓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来人,立刻将孙坚滥杀两千石大员,可袁绍等人却对此视而不见的事散播出去,越多人知道越好!”
“诺!”
舆论攻势敲定了,接下来,就该是军事部署了。而在军事部署上,董卓尤为慎重,因为在吵架上输了,尚且可以通过打架赢回来,可要在打架上输了,在吵架赢哪怕再多也是一场空。
而现在,摆在董卓面前的,有两条路可选,其一是主动出击,在河内、颍川、南阳三处战场上将叛军击溃,其二是据守雒阳周围的八座关隘,静候联军前来叩关。
“祯,在你看来,照目前的形势,我军是主动进攻好呢,还是防守待敌好呢?”
“相国,目前正是叛军士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如果我军现在与叛军交战,即便赢了,也会死伤惨重。但叛军人数众多的优势,假以时日,便会成为他们的劣势。因为,这关东叛军有十余座山头,现在还能勉强聚集在袁绍帐下,可时间久了,必会离心离德。”
“因此,祯的建议是冬守春战。”
“得了吧,雒阳的粮米,一大半要从关东运来,现在叛军阻断了所有通往关东的道路,城中的存粮,十天半月还可维持,可若要等到开春,只怕不用叛军进攻,军士们就全饿死了。”李肃不屑一顾地反驳道,“相国,依某所见,此刻就应该出战!”
“那不知李校尉是想北上进攻袁绍呢?还是南下进攻袁术?”梁祯反唇相讥道,“他们的营地中,倒是存有大批来自冀州和荆州的粮食,尤其是这南阳的袁术,管的可是东路、南路十余叛军的粮食。如果校尉能在他的粮仓中放一把火,也不失为大功一件。”
“只是不是李校尉需要多少兵士,才能攻破这南阳粮仓呢?”
梁祯的一番话将李肃弄得够呛,因为这南阳不仅是盟军的粮仓,而且还是士族的大本营之一,本朝光武帝的故乡。可以说,倘若李肃率军进攻南阳,那么他所
要对付的,将不仅仅是袁术直辖的三四万大军,还有整个南阳的世家大族的私兵,甚至还包括被他们发动起来的平民,这些人的力量加在一块,可不弱于十万甲兵。
十万甲兵!别说在坐的这些将校了,就是见惯了大场面的董卓本人,都想象不出十三、四万人站在自己面前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因此他也抚着胡须陷入了沉默。
李儒看出了董卓的心事,因此上前两步,俯身咬着董卓的耳朵道:“相国,依儒愚见,梁校尉的话是对的。一旦出了虎牢关,大军将无所依托。所以,为今之计,还是固守待机为妙。”
董卓轻轻点点头,待到李儒走远几步,才轻咳数声,原本充满细细的讨论声的大厅也登时变得鸦雀无声。
“雒阳地小,却有百万民众,关中地广,却人烟稀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