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襄阳(2/3)
就跟同样是新近被任命为南阳太守的东里衮一并启程,赶赴南阳郡治宛城。
在建安年间,无论是谁,想要征兵都不外乎通过以下三种手段,第一种,是在一地打出自己的威名,同时让附近的人知道,只要跟着自己混,就有饭吃。那不用多久,他的身边,就能聚拢起一大群因饥寒而活不下去的流民,此类人的代表,就是白波军和黑山军。
第二种,是将自己的财富散发出去,招募当地的良家子,游侠儿以组建私兵。这类人通常是各地的豪门,因为也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财产及财富,来养活数以千计的私兵。
第三种,就是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以命令的方式,征集下辖州郡的适龄壮丁从军。这类人的代表,自然是包括梁祯在内的各地诸侯了。
不过,这一次梁祯在南阳郡的征兵方式,却有所改变——他在太师府的正式文书中,除了罗列出了适合作为征兵对象的条件之外。还给出了补偿的方案,包括且不限于免除一定时间的徭役,减免赋税,授予田产等。不错,梁祯学聪明了,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发容易被贪墨一空的现钱。
如果说,要在这天汉十三州之中,选出一郡,来解释什么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话,那这个地方,一定非南阳莫属。因为这南阳郡,不仅是光武皇帝的故乡,更是一个足以比肩雒阳的文化、经济中心,且因为其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南阳郡的良家子,也远比其他任何一个地方要多。而这些对天汉抱有特殊感情的良家子,自然是梁祯最理想的兵员。
侯音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拟好了征兵的布告。之所以要花费如此多的心血,是因为梁祯要求他征募的,是能够上阵肉搏的正兵,而不是专司运输及充当炮灰的辅兵。
而古往今来,无论是哪个国家,想要让士兵在战场上死战,唯一的办法,就是得到该士兵的效忠,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效忠。而如此让南阳的良家子发自身心地忠于汉庭,就成了侯音的当务之急。
侯音的方法是,用汉军在鲜卑地大胜的军威来激起良家子们心中的豪情,而后又通过宣扬梁祯下辖的汉军,严明的军纪,良好的待遇,充足的后勤保障,来让良家子
本人及他们的家人放心。
而为了让上述的优点在最短时间,让整个南阳郡的黎元都知晓。侯音在到任的第三天,便走出了南阳郡衙,逐个逐个县去宣扬上述的优势,并辅以声情并茂的征战往事,来激起南阳良家子的从军热情。
这一天,侯音来到南阳郡的筑阳县,在筑阳县长的协助下,侯音得以在县衙的台阶之上,跟县中的两百多良家子宣读梁太师的征兵告示。侯音的口才很好,不足两百字的告示他引经据典地说了足足半个时辰,直引得在场的良家子们人人热血澎湃,就差没有当即要求侯音带他们去军营了。
良家子们的反馈,侯音很是满意,不过他也没有就此打住,而后回去休息,以等待手下的吏员上交被征募者的名册。而是亲自在场,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解答良家子们的疑惑,以打消他们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
良家子们的问题,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因为南阳是新归顺梁祯的,郡中的百姓对梁祯控制的汉庭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良家子们最想弄明白的,其实就是梁太师在文书中的承诺,究竟能否兑现。
侯音很爽快地吩咐随从抬上来几个大箱子,打开一看,好家伙里面全是五铢钱。原来,梁祯认为除了在文书中许诺外,他还是多多少少应该给出一些诚意来的,而这诚意说白了,就是五铢钱。当然,这笔钱不能通过当地的官吏来发。而是只能通过像侯音这种,热血方刚的青年来发放。
果然,有钱做事就是快,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在场的数百良家子便都登记了户籍名姓,同时领了每人三百钱的安家费,而后雄心勃勃地回家等待去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