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齐衡的助攻(1/3)
《抱朴子》有言:“又于治世隆平,则谓之有道,危国乱主,则谓之无道。”
官家登基的第一个年号,便是由此而来,但这充满希望的警惕的年号,注定没没法实现它原本该有的意思,从恩科放榜结束之后,大宋朝堂就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危机感,好像有什么不可言喻的雷即将被引爆。
官家和太后度过了先帝去世之后,抱团稳定朝纲的蜜月期,几个月前就已经有了失和的征兆,再后来,朝中传言,官家用了不光彩的手段,从太后手里夺回玉玺,虽然被朝堂诸相给掩盖了下去,但是朝中有人重新质疑皇考之论,大宋官员就知道,太后和官家,已经开始了争权夺势的节奏,就等一个契机,或者一个火引,这个雷就会引爆,到那个时候,官家和太后彻底撕破脸皮的时候不远了。
汴京已入深秋,马上就要立冬了,天气渐渐转冷,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在这个年代,年老之人一年最大的坎就要来临,即便是皇家也不例外。
当今天子并非先帝亲生,甚至和先帝并非同为太祖或者太宗之后,先帝乃是太宗之孙,比官家和先帝血脉亲近的,要不就是年纪太大,要不就是年纪太小,出了兖王谋反那档子事情,相对来说年纪适合的邕王又被兖王差点灭门,机缘巧合之下,当今天子撞了大运才得以登上皇位。
官家赵宗全年龄也不小了,虽被立为储君,却一直没有亲口确认先帝为皇考,自那时候起,就有人猜测官家存了其他心思,一直没有提出来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自然是刚刚登基,根基不稳,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官家生父,子凭父贵被封为舒王的老王爷尚且在世。
现如今,官家根基逐渐稳定,军中且不说,当今大相公韩章,可是摆明车马投靠的官家,无论文武,官家都已经隐隐掌控了局面,即便和太后翻脸,也已经有了不小的赢面。
官家一直在拖延,大半个太医院都派到舒王府了,舒王也一直死扛着,这天下的父母,为儿女的前程,大概都一样吧,舒王自然也不例外,好几次都差点没了,但都扛了过去。
但是太后又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官家稳扎稳打,一步步的将旧臣以各种名义调离,甚至是逼迫他们告老还乡,真到了那个时候,官家就没有任何忌惮了,以现在官家的心性,不是做不出强行立生父为皇考的事情。
太后隐忍了许久,终于出招了,眼看着边疆之乱已经平息,北辽和西夏和大宋也达成了妥协,先前太后还顾虑这些,等到魏国公和辽国签下盟约,再也等不下去了,提前出手了。
首先是大理寺,官家万万没想到,他以为大理寺寺卿是韩章韩大相公的亲信,一直对他没有怀疑,甚至委以重任,当初逆王一党的桉子,甚至官家借机排除异己,大理寺寺卿办的都十分妥当。
但是他却忘记了,大理寺寺卿以前是韩章韩大相公的亲信没错,那是在先帝在的时候,韩大相公深的先帝信任,先帝没了,韩大相公投靠官家,甚至对抗太后他都不管,但唯独一点,不能有愧于先帝,这朝中的老臣,有多少没受过先帝恩惠,大理寺寺卿在成为韩大相公亲信之前,可是先帝简拔于微末之中,说一句先帝是他的伯乐也不为过。
官家更没想到的是,他当初登基的时候,为了拉拢朝臣,有些墙头草见风使舵,对官家表示效忠,但在这些人里面,却有一些逆王谋反的漏网之渔,已经尘埃落定的逆王谋反之桉,被大理寺寺卿以有了新证据旧事重提。
这一次,官家和韩大相公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本来觉得稳赢的局面,又有了几分变数。
朝中的争斗,无论是六部尚书也罢,还是底层官员,没有一个能置身事外的,就连鸿胪寺也不例外,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寺丞何其,被人举报之前曾经参加过兖王的酒宴,被人举报之后,由刑部调查发现牵扯不深,躲过了一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