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读书人(2/2)
读书人。”
王家永就差把“不信”两个字写在脸上了,李自成说:“我们都识得千八百个字,四书也读过,史事也晓得。会算数,能丈田收粮;懂刑律,能断案理狱。既能挖地道、炸城墙,自然也懂得挖水渠,修河堤。这样的人,如何不是读书人?虽说公文写不来,请个师爷也不是什么难事。”
你要说他们不是读书人吧,大明的县太爷能干的工作他们也能干,说不定还干得更好。可你要说他们是读书人,他们和大明朝的读书人站在一起简直就像是两个物种。
造反这四年来,闯军头领在军旅之余学习各种“胥吏之学”,效果其实也一般,充其量只能算不是外行,达到了给真正的内行当徒弟的水平,不至于被当傻子糊弄。好在能在闯军当上头领的,至少也是千里挑一的聪明人,就算现在水平还不够,将来迟早有一天是能学会的。
王家永无言以对,如果承认这样就算读书人了,岂不是连识得字的商贾胥吏都是读书人了?要是在正常状态下辩论,李自成当然说不过王家永,但现在,王家永很明智地选择了闭嘴。
李自成说:“孔老夫子说了,读书人有六门功课,吃喝……礼乐射御书数。礼和乐我是不会,但是会开铳放箭、骑马驾车,写字算数也略通,也算得上大半个读书人吧。现在一般的读书人,只懂得礼和书,只能算小半个读书人。像卢象升那样又弄得懂稻谷银钱,又会驰马抡刀的,才叫一整个读书人。”
李自成首崇卢象升这样的人,王家永没话可说,他自己和李自成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优势,起码识字比李自成多,文章写得比李自成好。可要是和卢象升比,这就像说他没有福王有钱、没有刘芳亮会使枪一样,这不是废话吗。
王家永的层次还不够,没意识到武人读书意味着什么。明朝卫所的世袭军官也是读书识字的,这没什么稀奇的,军官家庭的子弟想进入仕途,也得像张居正、孙传庭那样走正常的科举,和普通的士绅一样是同路人。
然而,如果有人和他们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有不同的仕进之路,又该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