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土垒子(2/2)
做到严格训练,还用费这个劲吗?
斑鸠铳威力大,因此也有副作用,那就是后坐力大,如果抵肩发射,可能会把肩膀撞脱臼不可,所以要抵在胸前,有的甚至需要火绳枪手穿上胸甲。种种原因加起来,明军中也只有少数精锐部队才能装备斑鸠铳,大规模列装免谈。明军现在连全军吃饱都还没做到,更遑论全军换装,就连淘汰火门枪、全面换装火绳枪都遥不可及,就算要换装,也只能换装明军最熟悉的轻型鸟铳。
王瑾和李自成会合之后,将闯军中所有需要支架的重型火绳枪都集中到了一起,统一由谢应龙指挥。这些火绳枪操作困难,又必须要有专门的冷兵器部队保护,分散在各队没什么意义。闯军现在也没有条件去训练长矛兵和重火枪兵配合排兵布阵,只能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使用。
而现在,就是“特殊情况”,闯军把火器部队布置在山坡上伏击官军,只要闯军的步兵别一哄而散,官军就不可能冲上来和这些火器部队近战。大口径火绳枪和轻型火炮喷吐的火力,轻易地撕开了官军骑兵的队形。
根据与蒙古人还有一般的农民军作战的经验,弓箭是很难射穿这些官军骑兵的甲胄的,所以他们在冲锋的时候胆气很足。但是在这样的距离上被一枚一两重的大号铅弹正面命中,就算有昂贵的精制铠甲保护,身上照样得开一个大洞。
一轮铳炮打过,遍地的死人死马。有的人虽然没被打中,坐骑却被摔倒的同伴绊倒了,明军的这一轮冲锋顿时混乱得不像样子。然而,他们却并未溃散,在几个军官的呼喝下迅速整队,又向闯军杀来。
闯军现在占尽了地利,依托道路两侧的山坡居高临下打击官军,交叉的火力不断将官军击倒,副将李成先甚至被一发炮弹拦腰打成两节。可是明军依旧没有投降的意思,还在试图突围。
俞冲霄很快发现,闯军的火器手不会齐射,第一轮打完之后,就成了自由射击,射速很慢。大口径火器只部署在两处山坡上,其余闯军用的还是三眼铳和弓箭居多,威力有限。如果他们一开始的猛攻吓倒了官军,那战斗也就结束了,但既然没有,那就还有翻盘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