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葬礼(1/2)
望江县现在的统治者,正是左梦梅,逃出武昌之后,左镇兵马在下游找船过了长江,跟在洪承畴的后面逃入了南直隶,占据望江县暂且栖身。
左镇手上有钱,又有贺逢圣为代表的一些在乡高官背书,在望江县建立统治并不困难。贺逢圣等人虽然对左镇“请”他们的办法不太满意,但是若不是这样,他们只能在自杀和投闯之间选一个。左镇尽管名声不好,毕竟是正经的大明官军,而且还控制着他们的家眷,他们的态度都很合作。
尚可喜宁肯投降张献忠也不渡江是有道理的,他渡江之后不可能从洪承畴手上抢到足够的地盘,也就能拿到一两个县而已。到那时,军饷给养不够,这支军队该怎么生存?而且洪承畴可不是那种以为士兵能老老实实待着等饿死的傻子,一定会一边卡尚可喜的钱粮,一边劝诱他的部下倒戈。和兵变相比,下面的军官士兵们肯定会更愿意选择投靠洪承畴,很快尚可喜的兵马就会被瓦解。
现在,洪承畴对左镇也使用了这种手段。但是尚可喜有两万人,左镇却只有两千人,在武昌又发了财,军饷暂时还能保证,人心尚稳。
左梦梅已经给左良玉送信了,左良玉回复说,让她趁着这段时间长江上还安稳,赶快乘船东下,到和州和金声桓、徐勇、张勇、李国英、高进库等人会合。最近这段时间,洪承畴的部下经常过境劫掠,左良玉派了不少人到和州提防洪承畴。
可现在的问题是,左梦梅手上没有足够的船。按照左良玉的想法,把所有家眷和左镇老本兵带上就可以了,其余人都无所谓。不仅左梦梅在武昌收编的一千多各镇溃兵可以扔下,左镇到了河南之后才配属左良玉麾下的新兵也可以不要。但是左梦梅不想这么做,还在想方设法搜罗船只。
然而……
深夜时分,左梦梅被叫嚷声惊醒了,急忙起身穿衣,提剑出门。从她的住处就能望见城南码头上火光熊熊。之前为了防止闯军水营攻击和友军抢船,左梦梅下令将船只都拖入了小河汊,处于陆师的保护之下,但现在突然燃烧起来,这些船逃都没地方逃。
“王八蛋!是京营那个姓杨的千总干的。”阎紫金愤恨不已,“要不是为了他们,我们早就走了,这帮狗杂种,这般忘恩负义!”
放火的人已经向东去了,很明显,收买他们的人不是李自成,而是洪承畴。李自成要是想进攻,区区一个望江县,两千明军,用得着这么费劲吗?他巴不得明军都上船逃命,然后刘希尧带着水营顺流而下,直接在江上碾压他们,闯军连伤亡都不会有。
洪承畴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吞并这支部队,控制左镇家属,挟制左良玉。至少要让左良玉让出和州和滁州,洪承畴的部队才有足够他们打粮的地盘。左梦梅作为左良玉的女儿,总不可能去投奔闯军,江对岸的尚可喜也不会收她,现在左镇这支部队已经无路可走了。
洪承畴、朱大典、左良玉、黄得功四人现在的情形,就和另一时空的南明江北四镇如出一辙,地盘不够,又不敢从闯军或者清军手里抢,就只能自己先卷起来了。不同之处在于,现在清军还没到山东,所以朱大典和左良玉都已经盯上了山东,派出部队进入兖州府境内。
小小的望江县,正处在严重的危机之中。
此时在浙江金华府东阳县,一场葬礼正在进行。
死者是张鹏翼麾下的一个小军官,张鹏翼祖籍浙江,因此他的部下也有不少浙人。这个军官在山海关保卫战中阵亡了,阿贾伊当然是不可能同意运尸体的,他自己的船员死了都是直接海葬,因此,最后这个军官的妻儿把他的骨灰带回了浙江老家。
朱元璋认为火葬是“胡俗”,故而大明律禁止火葬,将长辈火葬杖一百,将小辈火葬杖八十。但是,老百姓对这种规定并不买账,不许火葬,那官府出钱给我们买坟地吗?穷人死后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