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77章 四面楚歌(1/2)

目录

就在凤阳无血开城的同时,中牟县西侧的原野上,正进行着明末以来最为激烈的一场大战。

比这场会战规模更大的战役当然也有,但如此势均力敌、胶着厮杀的战斗,却前所未有。

更让人震撼的是这场会战的人数比例,闯军六万,对阵明清联军十二万人。

战场北侧,闯军刘芳亮部两万人与清军岳讬部三万人对峙;战场南侧,闯军李过部两万人与明军李建泰部五万人对峙;战场中央,闯军王瑾、谷可成部两万人与清军皇太极部四万人对峙。

闯军的布阵十分诡异,三个营的兵马离得非常远,左营和前营之间,前营和后营之间,都隔了五里左右的距离。在这样的距离下,部队如何互相支援?

当发现闯军只来了这么多人,还排出这样的阵势,明清联军的将领们也颇为讶异。这样的兵力对比,这样的阵型,闯军不全军覆没还有天理吗?就算王瑾之前没指挥过这么大规模的军团,他也是个有二十年军事经验的宿将,为什么会这样急着送死?

颖郡王阿达礼提出,立刻集中兵力,攻击闯军前营,只要打垮王瑾,两翼的闯军便可应手而破。支持他的人不在少数,但皇太极的命令却是三个方向的军队同时攻击,先试一试闯军的反应。

阿达礼这样的毛头小子都能看出来的事,王瑾会看不出?皇太极认定王瑾的部署必有深意,不到看明白的时候,他是不会贸然投入主力的。

南翼明军的进攻以李辅明部为先导,这支军队以李辅明的家丁和宣府兵马为主,监军为尚膳监掌印太监杜勋。

然而当李辅明打出旗号,向前推进,闯军阵地上却传来了一阵歌声,军中司掌鼓角的乐队也开始伴奏。

“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辽河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天下,弟兄们,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后营的士兵也没怎么排练过这个节目,唱到后半部分,已经是南腔北调、稀稀拉拉,根本听不清唱的是什么了。李过让部下学这首王瑾“创作”的《夜不收歌》,本来只是想来一波“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操作。可他没想到的是,当歌声响起,明军的脚步竟然停了下来。

“李辅明!开原祖坟安在?”高一功带着后营前协的三千多将士高呼道。李辅明脸色铁青,一勒缰绳,拨转马头:“撤。”

众人一脸懵,怎么就撤了?杜勋急道:“没听见镇台下令吗!快撤!快撤!”崇祯皇帝新近有严令,监军太监不准离开所监部队的大旗前后,杜勋远远望见闯军长矛如林,炮筒森森,这会儿腿早就已经快软了,李辅明突然要撤,真是救了他的命了。

宣府兵前队改后队,转眼撤了个干干净净。亲标威武将军李世威赞道:“当年汉军四面楚歌,唱散项羽八千江东子弟,将军今日一首歌便退了李辅明一万兵马,真有古之名将遗风。”

问题是,李过自己也在纳闷,他怎么就走了?

开战之前叫骂羞辱对手,本是这个年代司空见惯的常招,目的是通过口水战在士气上压倒对手。不仅仅是李过,随便哪个将领都会用这样的招数,只不过李过这次骂得格外花哨罢了。可谁想到,李辅明竟然这样不禁骂,才骂了一轮,他竟然就撤了。

督师李建泰和总监军高起潜也看得目瞪口呆,虽然他们早就习惯明军打仗放水,但这种连戏都懒得演的打法未免也太离谱了。

若是当年鸿门宴时刘邦玩“四面楚歌”,项羽肯定治他个噪声污染之罪。宣传攻势当然是有用的,但能直接被宣传攻势打垮的敌人,肯定都是本来就没有斗志的。

明朝的官员将领中,已经有不少对局面感到绝望,李辅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明朝地盘的迅速萎缩带来了信心的暴跌,现在私下里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某霍格沃茨的至尊法师 大明世祖 至尊神婿 西游:我打造地狱级八十一难 死神黑线 夜行骇客 梦回那年盛夏 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木叶:医疗忍者的重启人生 从霍格沃茨走出的征伐骑士